三五小说网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 第1章 迎立福王,定策之功

第1章 迎立福王,定策之功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十九,应天府。

    秦淮河畔,媚香楼。

    室内静谧无声,只有两道浅浅的呼吸,窗外传来断断续续的丝竹声和女子交谈时悦耳的轻笑。

    “喵~”

    树上的狸奴打了个哈欠,却又似乎被什么东西惊到,瞬间扭动肥胖的身子从树上滑下,溜入一处房间中。

    不知何时,呼吸声只余一道。

    朱敏铖倏地睁开眼睛,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目光锐利,眼神如炬,快速扫过周围。

    “女子闺房?”

    看房间布置,这分明是女子的闺房,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儿?

    或者说,自己是谁?

    忽然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朱敏铖死死抱住脑袋,同时无数纷繁杂乱的记忆涌上心头。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血战、嘉兴屠城、常熟屠城、南昌屠城、汾州屠城、广州屠城…

    弘光皇帝被俘、隆武帝被杀、永历皇帝被杀、李定国两蹶名王、郑成功北伐、七星关战役、茅麓山之战…

    朱敏铖双眼慢慢变得血红,他双拳紧握,指甲深深扎入肉中都不自觉。

    他全部记起来了。

    所有这些,都是他曾经亲身经历过的!

    连同附庸的蒙、汉族群在内,总人口不超过300万的建奴,入关后在华夏大地上直接屠戮的总人数绝对不低于3000万!

    尤其是经济、手工业最发达的江浙地区和四川,更是遭受异常残酷的焚杀和掠夺。

    他回想着自己一次次前世所经历过的一切,所亲眼见到的数之不尽的人间惨剧。

    慢慢的,他的呼吸变得压抑而急促。

    额头上的青筋暴起。

    “怎敢?建奴怎敢?!”

    它们不但敢大肆屠戮无辜百姓,它们还毫无顾忌地篡改历史。

    就比如四川的破败实则是因为建奴在剿灭反清势力时,频繁且肆意屠城,以威慑全国。

    但是它们却把这锅扣在了张献忠头上。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最自卑也最无耻的满清统治者自然不遗余力地诋毁明朝和农民军,美化自己。

    也正因为满清鞑子的刻意毁坏,明末抗清历史很多都已不可考。

    朱敏铖揉揉脑袋,他想起了自己的第十世。

    那一世,他没有重生回1644年,而是重生在了21世纪。

    冥冥之中仿佛有所感应,他一生专注于南明史学研究,努力发掘历史真相。意图从瀚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复兴华夏做出贡献。

    “明清的朝代更替,概括总结就是:华夏民族内部的、落后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战斗力强悍的建奴上层,与华夏族当中最为反动、最为无耻的官僚士绅及地主阶级相勾结,窃取了农民大起义的胜利果实!”

    这是大学时导师说过的话。

    朱敏铖研究了一辈子。

    最终发现这短短的一段话是多么令人绝望。

    他曾经无数次设想过,如果自己重生回到明末,是否能够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

    最后的结论是不能!

    除非穿越成刚刚攻破北京的李自成,并且立刻停止拷饷,与士绅地主达成和解,才会有一丝希望。

    否则无论他是谁,哪怕他是朱由崧、朱由榔、郑成功,他都做不到挽大厦于将倾。

    因为建奴与士绅地主的勾结,将会在全国形成绝对性的力量优势!

    “自太祖皇帝之下,华夏供养我朱家十一代人,今日朱敏铖在此起誓,此生必屠灭建奴,恢复华夏,让我汉家的旗帜插遍全球,让全世界皆习汉家之文化,奉汉家之正朔!”

    大明晋恭王九世孙、洪武皇帝朱元璋后人、奉国中尉朱敏铖在心里暗暗发誓。

    不同于最初九世执着于挽救大明,恢复朱家的江山社稷,有了第十世现代生活经历的朱敏铖,思想发生了极大变化。

    他不再执着于一家一姓之天下,他在乎的是这锦绣河山,是这亿兆子民,更是这五千年传承不息的文化!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他喃喃着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名句,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牢记心中。

    今生今世,华夏绝不会重蹈‘剃头改制、披发左衽’的覆辙。

    曾经建奴施加在这个民族身上的苦难,这一世朱敏铖发誓要,呃百分之一报复回来!

    百分之一。

    足可亡其族,绝其种,灭其苗裔!

    “四郎,你在想什么呢?”

    耳畔突然传来软软的女声,带着浓浓的鼻音。

    朱敏铖从遐想中惊醒,他猛地扭头看去,就见床上还趴着一个身量娇小的女子。

    她大半个身子裹在被子里,但是那白皙修长的天鹅颈、背部以及胳膊大片雪白的肌肤以及薄毯下若隐若现的曼妙身姿,无不散发着危险的诱惑力。

    凌乱褶皱的床榻以及女子身上有些扎眼的青紫也说明昨晚的战况有些激烈。

    女子面朝下趴在床上,黑色的长发如瀑般散开,给人一种极大的视觉冲击。若非她刚刚开口说话,朱敏铖都有些怀疑眼前是‘凶杀’现场。

    他稍稍回想,便立刻想起了女子的身份。

    同时,一股羞窘涌上心头。

    女子名为李双儿,是这媚香楼主人李贞丽的‘义女’。李贞丽苦心孤诣培养她多年,原本指望她接过姐姐李香君的秦淮河花魁之名,将这媚香楼继续做大做强。

    不曾想乖女儿被朱敏铖这个落魄‘皇叔’给勾搭走了。

    是的,朱敏铖是晋王一脉、太祖皇帝十世孙,比崇祯皇帝朱由检大一辈,当之无愧的皇叔。

    比大耳贼刘备的皇叔含金量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过跟刘备一样,朱敏铖充其量算是皇帝家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

    作为晋王九世孙,而且还是小宗,朱敏铖的家道早已中落,父母还有三个哥哥尽数逝去,家中只余他和一弟一妹。若非他的老师位高权重,兄妹三人的奉国中尉俸禄勉强能够及时发放,否则怕是他也要揭竿而起反了这老朱家的天下了。

    作为皇室子孙,朱敏铖年轻‘有才’,样貌也十分出挑,将李双儿迷得五迷三道,就连去年及笄时的梳妆费(青楼女子十五岁梳拢,相当于公开拍卖初夜权),都是李双儿央求了李香君借来的。

    所以说,朱敏铖是拿了李双儿姐姐的钱来睡她。

    不仅如此,李双儿还会时不时偷偷贴补朱敏铖。

    毕竟作为候补花魁,李双儿琴棋书画舞蹈样样精通,即便是卖艺不卖身也能收入不菲。

    最初九世,每次重生朱敏铖都是在李双儿床上醒来的,但是在他从这媚香楼离开以后,他就会将这一生献给大明王朝。

    即便是前世在21世纪研究南明历史,他曾经研究过李香君、寇白门、柳如是、陈圆圆等同一时代的名妓,却也不曾有关注过‘李双儿’这个名字。

    他对李双儿是有亏欠的。

    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

    整整十世,朱敏铖都做到了这句话,不曾与任何女子成家。一生转战南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若是南明复国成功,他绝对当得起一个‘武毅’的谥号。

    这一世,觉醒了前面十世的记忆,朱敏铖反而更加迷茫了。他如何才能阻止建奴与士绅地主的勾结,如何以一己之力抗衡历史发展的大势?

    唉,实在不行就带着双儿去海外吧。

    在南洋苟着发展,然后有一天用坚船利炮反攻回来干掉建奴!

    “四郎?”

    没有得到朱敏铖的回应,李双儿突然起身趴在他的身上,用有些沙哑的嗓音在他耳旁喊道。

    温热的气息吹在脸上。

    一股燥热自心间升腾而起。

    朱敏铖突然扭身,顺势将李双儿压在身下。

    李双儿有些羞窘地说道:

    “四郎,时候不早了,该起..唔...”

    朱敏铖虽然一副文弱书生相貌,但是九世征战杀伐的记忆觉醒后,体力似乎都有不少加成。

    最关键的是那种凛冽的气势。

    那种有我无敌的不屈意志!

    不得不说,媚香楼的床榻质量真的很好,他这么折腾愣是没发出一点声响。

    冯双儿媚眼如丝,却死死咬着牙关,不让自己发出声音。

    然而朱敏铖却总是出其不意。

    “双儿可曾满意?”

    他贴在李双儿耳边,语带笑意地轻声问道。

    “嘶~”

    回答他的是咬在肩膀的贝齿。

    许久后,征伐止息,朱敏铖不着寸缕地坐在床上,脑海中却在思索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

    “还是先给恩师写封信劝一下他吧!”

    朱敏铖的老师乃是南京兵部尚书,当今一等一的重量级人物,也是后世人眼中声名煊赫却又有诸多缺点的历史人物:

    史可法。

    朱敏铖给他写信的目的是劝他放下成见,迎立福王。

    对于眼下的局势来说,迎立福王无论如何都是最佳的选择,让史可法获得这份定策之功虽然不足以改变历史,却总归对局势有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