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眼可见心难收 > 第三章

第三章

    在确诊后的第二天,左思绮微信里邀请暮彤住到自己家来,但暮彤考虑到人家一家三口都住在一起,自己过来太不方便,于是拒绝了思绮和她妈妈的好意。但是为了让暮彤在眼睛治疗和恢复期间可以有人照应,左思绮提出来到暮彤家同住,而暮彤这个时候也确实希望有个能陪自己的伴儿。

    自从眼睛出问题到现在已经快一周了,在朱暮彤的人生中从未有过的不确定性在这几天愈演愈烈,就连她和张文晶分手、公司获得融资后的流言以及网上键盘侠们对自己的误解和攻击都不曾让她对未来有过如此模糊的看法。这种看法在黑夜来临之际,让她的心空空荡荡,因为现在她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可以凭借挥汗如雨地健身和格斗,或者通过专心致志地实验和阅读来驱散内心的这些阴影和杂念。

    就这样,在这天晚饭过后,左思绮便带着简单的随身行李住进了她的公寓,那是座落在圆明园东门外一个安静小区里的一居室。

    “我一直以为这个小区里住的都是清华的人,原来也有北大的。”

    “现在都是商品房啊,可能最早清华的老师分配的多。”

    “彤哥,这是你买的房?”

    “哪有,BJ房价这么贵!据说现在下来些,但买房这件事儿,没必要啊。”

    思绮这看看那摸摸,然后一撇嘴:“你都是董事了,都买不起房,我这小喽啰以后更没戏了。”

    “瞧你说的,一个BJ地主还跟我哭没房子?跟你家那大三居比,我这里就是个仓储室。”暮彤边说边给思绮倒了一杯果汁。

    “这有80m²?”

    “哪会呀,建筑面积只有60m²。”

    “不可能啊!感觉快到我家2/3的面积了!”左思绮面露惊讶,难以置信地喝了口果汁。

    “那是你家住得时间久,有人气儿!”

    “啊,你是说我家乱呗!”左思绮夸张地崛起了嘴。

    暮彤曾经去她家做过两次客,说起来确实乱,堆满了各种用得着用不着的东西,尤其是左思绮自己的房间和被她霸占的书房,更是一片狼藉。

    “我倒是想让这里乱点儿呢,熵增嘛。过于有规律也很烦呢!”说完暮彤给自己从咖啡机里接了一杯咖啡,对了点儿牛奶,一边搅拌一边小口喝着。

    “大晚上还喝咖啡啊,这都9点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晚上喝咖啡不影响睡觉,这都是以前熬夜做实验赶课题留下来的习惯。”

    “我妈就老夸你习惯好,我就怼她,这还不是被她养成这样的!哼!”暮彤看着左思绮,着实觉得她夸张的表情实在好笑。

    “对了,我妈说她帮你又订了两瓶果汁,说对你眼睛也好。”

    “阿姨想得太周到了,她们公司的产品确实很好,我之前吃的营养素也不错,去年底我一个本科同学从国外回来跟我吃饭,看到我在吃这个营养素,还特意跟我说她在国外也吃了3年呢,而且她们大学同事很多也在用。”

    “没错,我妈说这果汁里有胡萝卜素什么的,我记得我从上高中就开始喝了,所以眼睛一直亮晶晶。”说完思绮眨了眨她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根根纤翘。

    可是暮彤却低下了头,回避开她漂亮的杏仁眼,然后闭了下自己的丹凤眼,继而黯然地睁开,喃喃说道:“嗯,我相信,肯定好。多少钱?我转给你。”

    “我妈说这算她送你的,以后觉得有用再订。”

    “那太感谢阿姨了!”暮彤也没有过多推辞,因为她相信自己之后会持续订购的。

    有人陪就是好,在左思绮来之前的几天,她都只能在夜晚独自一人听听音乐,听听有声书,但这很难抑制住她如麻的心绪。她之前其实是很少看短视频的,可这几天她反而闭着左眼,用一只眼睛不断刷着短视频,虽然没有什么真正能引起她兴趣的东西。好在她自控能力还是强,换成别人,搞不好要整宿整宿翻下去。可即便是她止住诱惑,早早躺在了床上,也很难睡得踏实。过往的荣辱与人生的起伏历历在目,而未来却显得那么模糊和遥远。

    而今天,两个闺蜜在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天中,任凭时间的偷逝。这一夜,她很快就进入了睡眠,在梦里,她又看到了自己夺冠的场面,那场酣畅淋漓的决赛,在最后关头反败为胜。她真希望梦中的那个场景才是现实,可以避开视网膜脱落的厄运,直到她一脚把睡在旁边的思绮踢到了床下。

    “哎呦,啊……什么情况,妈呀,彤哥,你踹我!”思绮一骨碌从地板上爬起来,揉着自己的屁股,迷迷糊糊地嘟囔:“跟你睡还有生命危险啊!”

    暮彤利索地坐起身来,揉了揉半梦半醒的眼睛,发现左眼依然什么都看不清。

    可是到了白天,在外人看来,手术前的朱暮彤和以往也没什么区别,除了在她想要看得更清楚时才会闭上左眼外,她的神态表情和常人无异,所以出门去便利店或者喝个咖啡吃个饭都并没有引起别人注意。

    不过她取消了一切运动项目,尤其是格斗。之前她是一定每周至少要去4次的,在去年下半年备战期更是几乎天天泡在了馆里。她并不常发朋友圈展示日常生活,唯独对于运动记录还是挺愿意分享的,按照她的说法,这叫做“菜鸟蜕变轨迹”,只不过从一开始记录,就没人觉得她这是菜鸟。

    所以随着她朋友圈的停更,引起了圈中好友的猜测。当然,毕竟大赛刚刚结束,多数人都以为她这是给自己放个假,毕竟一周前她还在朋友圈里晒出馆里一起庆祝夺冠的聚会照片。而只有两个人感觉到了异常,其中一个是暮彤的MMA教练,也是她比赛前一直的陪练——陈戎。

    手术前的那个周日,陈戎给她微信留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发了一通语音留言。

    “彤哥,你这是去环游世界了么?怎么不见你来馆里啊?”他本就很有特点的哑巴嗓在手机扬声器中显得更加突出。

    “得保持状态了,3月开春还有个江浙沪地区的公开赛呢,咱们馆属于被邀请参赛的,有两个名额,你可以去会会南边的对手。”

    30分钟后,他继续留言:“你咋没动静啊?是谈恋爱了么?”

    “不会身体有问题吧?你是不是受伤了?没事儿吧?你可别跟我似的,一下子报废了。”

    暮彤心里清楚,别看陈戎这么说,他可不是因为受伤直接报废而退出职业比赛的。只是2019年在他原本要第三次夺得全国MMA职业大赛冠军的征程上,因伤止步于四强之外。原本这伤也不是致命的,后来恢复也很好,但,赛前舆论对他寄予厚望,而他当时也是在越来越多网络粉丝的推崇中逐渐变得越来越自大的。

    他现在的说法是当时各个公众号都希望他可以放些狠话,这样才刺激,于是他才违心地像演戏一般说了很多疯狂贬低对手的话。而他的挑战者们也不是吃素的,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被幕后公众号怂恿,纷纷爆出各种危言耸听的狠话,什么在“赛场上一个回合叫你KO”、“看我把你按在地上摩擦”、“记得带好牙套,要不我打得你满地找牙!”……那微博上各种评论就更乌烟瘴气了。

    但按照赛事赞助商负责人的说法,这才能达到推广这个赛事的目的,吵的越凶,霸占热搜时间就越长。可是实际上由于MMA池子还是较小,虽然几次冲击了热搜前十,但几乎都不到半天时间就被各种流量明星的八卦冲刷了下来。

    好在那个时候有两个短视频平台正在崛起,他们在赛前近乎对骂的各种表态,配上之前他们赛场上让人荷尔蒙喷溅的片段,再配上让人炸裂的BGM,最重要还要编写一些煽动大家情绪的旁白,这一波操作疯狂收割着当时的流量。

    可是陈戎比赛的失利和赛前的狂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他实际并没有那么张扬,但网络上不断重复着他张牙舞爪的那几秒钟。当然他的对手其实在小视频中的形象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区别在于——陈戎输了。

    不停玩弄着手机键盘的人们才不去思考他们谁比谁更真实,谁比谁更具备格斗实力,那是圈子内的人才会关注的。而看客们要的就是刺激,这种刺激已经不是来自比赛本身的技术层面和选手的实力层面,而是来自他们心中扭曲的价值观层面——

    “你如果真牛逼,我们会跪拜在你的牛逼之下;但如果你不牛逼,那我们会隔着屏幕撕碎你吹出的牛逼,即使你可能并没有吹牛逼。”

    就这样,网上的喷子纷纷朝陈戎开火,即使这种火力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MMA还是太小众了。可是陈戎自己深感无地自容,感觉没法在圈内混了,于是退出了职业比赛,并选择在当年年底和女友结婚。

    “我才不会像你那么脆弱!”暮彤心里的声音说道:“我这次承受的,也并没比你少半点儿。”

    虽然今年决赛的风波可能没有5年前那次职业比赛激烈,但在自媒体时代的席卷下,其影响范围远远超出了MMA的圈子。

    不过,视网膜脱落后的未来,暮彤自己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格斗,至少到3月是不可能恢复的,于是她按下微信语音键,轻声说道:“陈教练,我刚听到你留言,我确实受伤了,眼睛瞎了。”她故意用了如此爆炸的措辞,语气却格外平静。“我下周三要做手术,所以3月的比赛肯定要缺席了。”

    对方很快发来两条语音:

    “啊,怎么了?那么严重?”

    “那好吧,你先手术,然后恢复,我们安排其他人。你一定要养好啊,期待你早日复活!”

    暮彤给了一个感谢的表情包,然后用文字发送出“没事儿,视网膜脱落。”几个字。

    对方也马上发来一个惊讶的表情包,然后又把刚才最后安慰的话用文字重新表达了一遍,并加了鼓励的一些话。最后暮彤用一个比心表情包结束了这段微信留言。

    而就在当天晚上7点多,暮彤正在等待下班还没回来的左思绮,这时她的电话响了,来电显示是“大师兄”。

    “师妹,你是不是生病了?我看你最近也没发朋友圈。你,你是不是心情不好?”

    “我本来也不常发圈啊,师兄,你想多了。”

    “不会的,我相信我的判断,上次给你电话我就觉得你心里有什么事儿。又等了几天,天天看你有没有消息。但你跟消失了一样,没发朋友圈,没做小视频,没写小红书,就连咱们北大的格斗群、奥森的跑团群里也没看你有说话。”

    “啊?师兄还有空关注我在群里的信息?何况,他是什么时候加入北大格斗群和奥森跑团群的?”暮彤心里想着,竟然有一股暖流从胸中升起,一直涌向喉咙,然后是鼻腔,再然后是眼睛,但她终究还是忍住了,吸了一下鼻子,说:“哦,没什么大不了的,过两天做个小手术。”

    “我一猜就是,但一定不是什么小手术,要不你不会玩消失的。你可以不再插手公司的事情,但你不会停止菜鸟的轨迹,不是么?”

    这话再次触动了暮彤的心,当初正是在他们热恋的时期,经常在科研项目之余,一起在校园跑步。每当张文晶夸赞暮彤的运动表现时,暮彤却总是以菜鸟自居,因为那个时候张文晶早就在博士阶段跑过两次马拉松了。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把自己朋友圈的运动记录称为“菜鸟蜕变轨迹”,并且从来不会漏掉每一个成长瞬间。

    “师兄,真是小手术,只是因为问题出在眼睛,所以我最近没法运动。”

    暮彤逐渐卸下了她穿了5年多的铠甲,在他们分手后的这5年里,先是张文晶去了美国,然后是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之前大学的项目组。

    后来即便张文晶回到国内,甚至还在一个公司和自己有交集,但每次对于工作上的事情都是公事公办的姿态。在其他人看来,他们还彼此称呼“师兄”和“师妹”,似乎除了同事这层关系外还是很好的同学和朋友,但实际上已经很少过问彼此的生活。

    而暮彤在文晶回国后其实就提出了辞职,但出于交接需要,直到半年后才最终离开公司的管理岗,只保留了一个独立董事的头衔。

    之后的一年里,他们更是似乎彼此成为了平行线。除了董事会和过年过节的例行微信群发祝福,以及偶尔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彼此的存在但从来互不点赞。暮彤以为,他们会在后边的岁月里渐行渐远。

    但直到今天,她突然感觉这个“大师兄”原来一直都在那里,都在某个隐蔽的角落关注着她。这让她自尊心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又感受到了被人照顾的欣慰,这是在她内心深处最最需要的,不是像思绮这样的帮忙照顾,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与依靠。

    “眼睛怎么了?眼睛的手术肯定不是小手术,是飞秒的问题?都怪我当初鼓励你做近视手术!”

    “不是,大师兄,这次是视网膜脱落……做不做飞秒,高度近视都……”

    没等暮彤说完,张文晶在电话那头加重了语气,“那是不是比赛弄的?你太拼了,为了让网上那些人闭嘴,你也太拼了……不……”

    暮彤也打断了他,说道:“大师兄,这是我的选择,更何况比赛的时候没有事,可能这就是命,也许没有这次比赛,就是跑个步,或者潜个水,就网脱了。”

    张文晶缓了缓情绪,语气平静了一些,“我是想说,不值啊,为了证明给网上的人看……”

    “我以为你懂呢,我从来都没有证明给别人看。”

    眼看暮彤又重新穿上了她的铠甲,张文晶赶紧说:“我知道的,但我不批评那些人,难道批评你么?”他着急想化解下紧张的氛围,用了并不幽默的幽默。

    “你这不是正在批评我么?”

    “那我承认,毕竟我们已经很久没说过这么多话了,你就把我的批评当成是我没话找话吧!”张文晶语气平缓,但丝毫没有退让,在他们曾经热恋的阶段,他们的沟通总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男的情绪上有条不紊,逻辑上又滴水不漏,女的在情绪上则占据主动,可又在逻辑上无处下嘴。

    “我现在是病人,不接受批评,好了,没事儿你挂了吧,我可不会没话找话。”暮彤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嘴角上已经露出了不自觉的笑容。

    就在这个时候,门铃响了。

    “谁来了?”

    “我不说了,应该是思绮回来了。”

    “好的,那你哪天手术,我去看看你。”

    “不用了,有思绮陪我,到时候再约吧。”说着,她匆匆把门打开的同时挂断了电话。

    这个“约”字在张文晶的心里盘旋了很久很久,自从2018年他们分手后,就没在他们之间出现过这个字。

    而在电话另一头,刚进门的左思绮则看到暮彤正面冲着自己甜甜地笑,但她的目光却好像穿过了自己的身体,看向了远方的某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