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在大明殖民全球 > 第一百零七章·千古怨忠,何其可笑?

第一百零七章·千古怨忠,何其可笑?

    柳如是却不信,嘻嘻笑道:

    “哪有病入膏肓的人夜里又是偷吃,又是……嗯,欺负皇后?”

    “不许胡说!”

    周皇后窘得脚趾抠地,轻斥一声,道:

    “陛下才没有……嗯,偷吃……”

    看样子,是瞒不下去了!

    朱由检摇摇头,问道:

    “如是才看出来?”

    承认了吧?

    柳如是得意的仰着小脸儿,便“哒哒哒”走到床前,忽然伸出小手,在隔着被子攥了一把,朱由检“嘶”的一声,她却笑了起来。

    “回京途中,陛下虽一直昏迷不醒,但每早却还顶着,倘真如太医说是,伤了心脉、肺脉,又血虚、气虚,怎么可能日日如此精神?”

    偏你聪明的很!

    朱由检顿时后悔,早知道她眼尖,该侧着睡了……

    柳如是又说:

    “我本来只是怀疑,直到方才听见皇后娘娘……嗯,听见陛下偷吃食物,这才笃定。放心好了,我和琥珀姐姐打死都不会说出去!”

    朱由检一头黑线,佯怒道:

    “那还不赶紧滚蛋,耽误朕办正事儿!”

    柳如是瞥了一眼周皇后,拉起琥珀就跑,她倒是机敏,先去门外假传圣旨,说皇帝返了夜,现在还没睡着,让天武将军、锦衣卫都去院子外面守着,天明再回来,等人一走,才在门口笑道:

    “陛下,可以办正事儿了!”

    周皇后羞得无地自容,正待逃遁,却被朱由检跳下床,一把拽了回来,灯一吹,就扑了上去……

    次日,皇帝依然昏睡不醒。

    周皇后因“衣不解带,照料皇帝”,也累坏了,睡在一旁。

    老祖宗来看了几次,也没唤醒俩人。

    见柳如是、琥珀甚是周到,只默默垂泪,吩咐两个太医好生伺候着,便去了武英殿,跪在太祖画像前,默默祈祷。

    一连几日,周皇后吃不消了。

    申请让琥珀顶个班,朱由检却不肯,琥珀翻年才十五,一样没到法定结婚年龄,现在辣手摧花,实在下不去手啊!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内阁的奏疏终于送到了南京——

    显然,孙承宗带回朱由检的新计划之后,两个老头一点儿都不慌,等袁崇焕和毛文龙打了一顿嘴仗,才把当时战况原原本本整理出来,连同二人互相攻讦弹劾的奏章一并送了过来。

    见面的事儿,毛承禄已经说了。

    待八十万担军粮烧毁之后,莽古尔泰气得差点儿拔刀自刎,当即回军,与多尔衮、代善又打了个回马枪,可惜天寒地冻,袁崇焕又已经做好了迎敌准备,并没有沾到什么便宜,打了三日,灰溜溜的撤了……

    这段时间,朝野上下已经吵翻天了!

    中立派一致表示,袁崇焕置兵部军令于不顾,冒险出兵,以致八十万担军粮险些丧于敌手,必须严惩,而毛文龙虽延误战机,但最后关头拼死烧掉了军粮,可以功过相抵……

    但这一年来,大部分东林党已经倒向位极人臣的袁崇焕,却认为倘若毛文龙肯听指挥,当真在十日内打到盖州卫,本来有机会跟袁崇焕前后夹击,一战吃掉建奴精锐,必须杀了毛文龙,以儆效尤!

    至于骑墙派,则这儿敲敲边鼓,那儿活活稀泥。

    反正,两个人都有错!

    内阁在袁可立和孙承宗的劝说下,意见倒是比较统一,认为辽东新败,士气低落,当以稳为主,不可换帅,亦不可严惩,票拟结果是袁崇焕、毛文龙各自罚俸半年,准予戴罪立功!

    唯有一条死命令:

    开春之前,谁再敢轻易出兵,无论胜败,皆以谋逆论!

    读完奏疏,周皇后疑惑道:

    “陛下,那袁崇焕既然已经勾结建奴,八十万担军粮没送过去,便该门户洞开,放建奴劫掠宁远等城,怎么还死守起来了?”

    朱由检笑道:

    “我猜袁崇焕还没有丧心病狂到甘心做狗的地步,他在我大明朝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封疆大吏,投靠了建奴,又有什么好处?建奴不过苟且于东北一隅,即便封王,也远不及如今荣耀,还要担一个狗汉奸的千古骂名,遗臭万年,他划得来么?”

    周皇后愈发疑惑,皱眉道:

    “那他……还给建奴送粮食,还送了两次?”

    “袁崇焕这个人,心很野,也够狠……”

    朱由检道:

    “第一次,柳河之败,十余万辽东兵马一战而溃,从上而下都得了严重的‘恐鞑症’,袁崇焕也不例外,他不敢跟建奴野战,却也不甘心丢了刚到手的正三品乌纱帽,所以特意把粮草留给努尔哈赤,撤退时也没通知百姓,纵容建奴劫掠,如此一来,他就守得住宁远防线了!”

    周皇后没听明白,小手掐了他一下,不满的说:

    “你就不能说简单些?”

    朱由检嘿嘿一笑:

    “建奴也好,我大明也好,战争从来不是想打就打,而是政治、经济的延续,柳河之役之前,辽东已经大旱三年,建奴啃光了树皮,甚至开始杀汉人充饥,不来劫一把,只有死路一条!”

    见周皇后点头,才继续道:

    “而柳河之役,建奴虽然大胜,却没捞到多少好处,所以广宁右屯卫那三十万担军粮,就非抢到手不可……这一点,袁崇焕自然看出来了,而一旦粮草到手,投鼠忌器的就成了努尔哈赤!”

    周皇后妙目一闪:

    “他怕辽东兵马像这次的毛文龙一样,拼死烧了粮草?”

    “聪明!”

    朱由检点了一下她的小琼鼻,笑道:

    “所以,之后的广宁之战,努尔哈赤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掩护后队到手的粮草、牲畜、人口运回去,否则这仗不是白打了?”

    顿了一顿,道:

    “事实也如此,努尔哈赤兴兵十三万,号称二十万来打广宁,却连攻城利器都没准备,打了三天,等运粮大队过了大辽河,便主动撤军,生怕袁崇焕追击,还屠了觉华岛示威,你说袁崇焕聪明不聪明?”

    周皇后撇撇嘴,不想夸袁崇焕,闷闷的道:

    “那这次呢?”

    “这次,应该是商量好了!辽东今年颗粒无收,皇太极又从蒙古各部掳掠了不少人口,这个冬天又奇寒无比,掳回来的牛羊怕是养不活,不到明年开春,就得吃光,他不弄点粮食,只有继续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