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绘夜神 > 72、最崇高的信仰究竟为何物?

72、最崇高的信仰究竟为何物?

    随笔发于:2024年4月7日早

    ……

    ……

    昨晚梦见4月18号~22号,可能会大震。

    18号中午微震。

    我盲猜,特大是在夜晚,可参考那个唐啥的时间。

    20号似乎没事。

    总之,希望一切都只是梦。

    ……

    我悟了。我学以致用了。

    原来过去的荒唐人生,并不白费。

    但还需实证。

    似乎,我只凭自己,就可以赚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我似乎握住了财富密码,爽的本质。等我验证成功之后,我就可以说:给我一支笔,我能创造一个省的gdp!】

    【其实也就是模仿。没什么玄的。】

    人们都只知王阳明悟道之前,走了弯路,沉沦五溺。殊不知,那才是他成道的根基。

    所有的路合一,才是真道。

    ……

    吃东西,饱腹了,但还是不开心。

    痛苦!

    感觉现在的食物,没有我想要的炁。

    也可能只是甜食吃太少了,戒断反应呢!

    明明这几天都锻炼身体了,怎么反而状态极差?

    我真这么虚吗?

    还是剧本的需要?

    ……

    我把欲丨望拿来用,当成动力和灵感,不知道魔知道了,会不会自闭。

    其中原理也很简单。

    举个例子:

    你喜欢一个女孩,但你所处的环境告诉你这是害羞的事情。

    你看到那女孩,你很激动,也很紧张。

    应该怎么做?

    知行合一。

    勇气将在那一刻被证明,并且在之后不断被证明。

    但是,那女孩也许对你无感。

    所以,你需要读书,来让对方能从你身上获得一些成长和有趣的观点。

    所以古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

    开玩笑的说,人家比你多读了几本书,花魁睡丨到腿软,富婆抱到手软。

    而你就差那么几本书,差几年的功夫,一辈子流落街头,单身至死。

    ……

    也就是说,你克服了害羞和恐惧,将爱化作了动力,与你喜欢的女孩交流。

    并且每天一想到她,就激情满满。

    然后你将此生所学,化作了你和她之间的语言。

    这大概就是一段正常恋爱的理论过程了。

    ……

    而我用欲望来作为一切的动力源泉,工作、写作,等等等等。

    皆是此理。

    克服负面的,知行合一,化欲丨望为动力。

    ……

    当我遇到一个感兴趣的事情时,我可以在里面看到疯狂多的二元对立的完美协调之美。

    ……

    总之,说的比较乱。但是,一切皆可为我所用。

    借东打西,太极,以物御物,用这个世界的东西去处理这个世界的问题。

    会水的人,不怕船翻。

    会用欲的人,不怕魔来,只因无执。魔来了也只有被拉来打工、996的份。

    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一切都协调的恰到好处,一切都如此的寂静、幽美。

    ……

    难怪吕祖说:无酒不成道。

    这里的酒,表示能激发你兴趣、欲望的负面之物,不好的东西。

    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水。

    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墨。

    ……

    今天看到一个二十多年前的狗血的新闻:孟照国被女外星人抓过去…那个了。嗯。你没猜错。

    而且他还说,地球环境若被破坏,将脱离轨道,与彗星或别的星球相撞。

    嗯,又多了一条末日思路。

    我盲猜,南北极对调,水洗星球,发生在相撞之后。

    ……

    也许,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为所欲为,那个叫性,见性成佛的性。

    明白天理,随心所欲不逾矩,则佛。

    ……

    有代表快乐的神经元,有代表悲伤的神经元。

    神经元本身无喜悲。

    喜悲来自于心,此为执着。

    若利用神经元构造一个桃花源,让每一个文字,每一个音符,都能引人瞎想至桃花源,将会怎样?

    是否有一字符,能冲破层层思想的桎梏,让人去往一更高之地?

    每当欲望起时,因为我的执念少淡,因此只觉得有一个拳头,在我的胸中移动,试图往外挣脱,如同小鸡在软掉的蛋壳中移动,寻找破壳的出路。

    我该怎样找到一股力,来点燃我的欲望,从而破壳?

    我构筑不出那种足够震撼的东西,从而让我从壳中挣脱出来。

    我想找到一段文字,让我碎在其中,看见自我。

    ……

    这个世界的所有欲望、快乐,都是通过求而不得,然后再得,或者求而永不得,让你等待、期待、失望。

    但当你得到,就开心了吗?能开心多久?

    为什么当你在游戏中解锁一切,片刻的欢愉之后,游戏反而索然无味?

    如何破局?

    如何不用太极的原理,依旧可以破局?

    为何所有的快乐,都是自我设限,与物质结合,然后获得物质,自我精神打开设限,然后快乐。然后重复?

    极乐,究竟是什么乐?

    不再这循环之中吗?

    一定要通过静坐、修行,才能打开这道遗忘的限制吗?路究竟在心的哪里?如何才能看见?

    为什么我能操纵快乐,可只要一停下,还是会落寞?阴阳之间的平衡,是什么?常应常静,应得是何物?

    ……

    我执的形成过程。

    你着相了,看中一个物品,想要去获得。

    于是你开始努力,最后获得了它,你觉得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很开心。

    但事实是,你饿了,你看向时间,到了饭点,你努力的等待到了饭点。主人摇铃,你流口水,你吃到了饭,你觉得这是你自己努力等待的结果,并从中使用了巨大的智慧。

    狗向人类祈求食物,人向高维生物祈求财富。

    从始至终,都是给予,或者顺应规律。从未有过努力就能获得的概念。

    但我们的世界,就好像我们玩的手机游戏,通过打击感、强烈的反馈,让我们感觉这是真的,从而停留、从而沉迷。

    零延迟、精确打击、后果量化……一切的一切,都在给你正反馈,负反馈也只是为了增强正反馈,从而让我们执着。

    让我们形成一种建立在强烈反馈之下的逻辑思维。

    但这些都是空中楼阁。

    去除这些逻辑思维,又将会怎样呢?

    我们走在一堆人设定好的跑马场一般的思路赛道中,这思路纵横交错,无孔不入。

    本来应该是什么?是天真吗?是什么都不知道吗?是只有画面吗?

    人为什么不能活在没有反馈的世界?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反馈呢?

    ……

    一局游戏,若想变强,若想通关,那就要不断练习,举重若行,化繁就简,天人合一。

    一连串的轮回,忘记真相,沉沦苦海,自己选的课题,自己选的路。那么来这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做好每一件事?然后通关?

    或者,三百六十行,随便一行来入道,集中力量于一点,突破至这个行业的顶尖,然后再继续突破?

    坚持,养成习惯,垂直赛道,复利思维…

    若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的话,所有的字都在指向一个字的话,那我找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坚持到麻木,坚持到忘我,岂不如小鸡破壳,集中力量于一点,最后破得云开见月明?

    若普天之下皆为道,那我只要坚持一个方向,岂不破壳而出?

    万法若为一法,那我精通其中一法,可知最后的那一真法,从而可知万法?

    那我继续没日没夜的去写书?虽然思想上已经打通,但身体上还是弱了些。

    ……

    好比手游。

    如今的手游,通过抽卡、氪金,解锁英雄。

    然后刷配件。

    为了玩家的留存,便让那些配件最后的几个极限数值,概率改得贼低,让你刷出来后极有成就感。因为跟你一同刷的人,没你的运气好。

    并非数值重要,而是别人没你运气好。你觉得你运气好,所以你高兴。

    如何在现实中获得这种快乐呢?你只需要抛硬币,硬币连续十次正面,或十次反面,你就能获得类似的快感。

    我们在为一眼就能看懂的数值,拼命的耕地。

    比如,我们要将让分数达到100,才算圆满。

    一开始卷子简单,所有人100以上。

    考试没了意思。

    我们不需要所有人都是人才,我们需要人分三六九等,然后去相应的岗位。没有岗位,那就创造岗位。稳定最重要。官帽最重要。

    所以,我们罗列出树状图,开始出题。

    结果,学生多用了一些时间,然后又全都100分了。

    于是你又开始增加难度。

    学生们要用的时间又多了一部分,差距拉开了1、2分。

    但还不够。

    工作岗位没那么多。

    那就继续增加难度,打乱知识之树,目的就是让你不会。再让考题拥有一定的规律,从而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难度越来越大。满分越来越少,直至成了奢望。

    只要有人满分,就继续削,增加题目的难度。

    顶尖的学生,越来越聪明,看早期的领导,就跟看傻子一样,不明白为什么领导这么笨?所有的经历都放在内斗上?而不是为人类做贡献?

    ……

    最后,所有人都拿不到一百分了,如同语文的作文。

    然后99分的人,就相当于满分。然后他们突然考了100分,直接原地高丨潮:我好厉害啊!我终于做到了!

    我们究竟在干嘛?

    一群猴子排挤另一群猴子吗?

    香蕉和水泼实验:一群猴子放入笼中,再放一个香蕉。谁拿香蕉,其余猴子被冷水泼,但拿香蕉的那个猴子,没事。可它会被揍。

    然后一只只的替换里面的猴子,直到再没人去动那诱人的香蕉。

    久而久之,社会形成了一个规律,但没人知道为什么。

    也没人知道那规律背后的血淋淋真相的制造者,还在不在了。

    ……

    跳蚤实验:

    跳蚤能跳得很高,我们就用玻璃挡在上面。

    跳蚤撞得头疼,于是渐渐的长教训了,跳得低了许多,高度正好是挡板的高度。

    然后将挡板拿开,跳蚤依旧按照惯性,跳得很低,没有跳到正常的高度。

    我们的恐惧、七情六欲,皆是如此的形成。

    关键不再那个挡板,而是我们要有一双观察的眼睛,再挡板离开的刹那,能够迅速的回复原本的高度。

    能够进笼子之后,在所有猴子都不知道真相的时候,你知行合一,确认一切正常之后,直接去拿香蕉,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规矩,就是个屁。

    规矩是用来让自己省事的,不是用来丨奴丨役自己的。

    但若没智慧去看破,我们就会恐惧,没勇气,畏手畏脚。

    所以,究竟什么是得道?

    洞察实验人员的心思,也就是天心,然后立刻做出调整。

    而不是人云亦云,听什么专家的话。

    专家就是被替换了一遍的笼子里的猴子。

    原创者是第一批猴子。

    天理是实验人员的心思。

    我是最后一只进笼子里的猴子。

    所以,天理究竟是什么?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其真谛又是什么?

    ……

    为什么乌托邦老鼠实验,老鼠们什么都不缺,最后却会走向灭亡?为什么?真想究竟是什么?

    是因为情绪不稳定的老鼠抱团,对善良的老鼠恶意的排挤、打压,垄断优质资源,通过折磨善良老鼠的精神,从而让自己获得快乐吗?

    若真如此,那真相便只有一个。不加害,不退缩。与其委屈求全,不如飞蛾扑火,赶紧重开。

    你退一步,就要退两步、退三步……退一万步。

    你加害别人一次,就有两次,就有三次,就有一万次。

    委屈求全?你所守护的好人,并不需要这些。好人,都是正直的人,勇敢的人。

    他们面对危机,也依然会飞蛾扑火。

    所以,你委屈求全所守护的人,要么是孩子,要么是笨蛋,要么是坏人。

    好吧,这些推理不保证,那么,委屈求全过的你,那胆怯的内心,是否得到了维护?

    ……

    我还是有很多道理没明白而不自知,认知中还是有太多的冲突和矛盾。

    以至于我还是有善恶,有愤怒。

    这些情绪也许可以合一,朝着道进发。

    ……

    为什么人生艰难?

    也许好人都离开了啊!你不会觉得自己是好人吧?

    我周围没纯粹的好人,几乎全是大恶而不自知。

    在外面受气,在家里骂小孩。

    对外唯唯诺诺,对内重拳出击。

    你只是不在监狱,这并不代表你不是有罪之人。

    你去看看那些贫穷之家,却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小孩。只吃得起白菜的那群小孩,他们的父母,什么也不会,穷得只剩下了璀璨的德行。

    想要你的孩子上名牌大学嘛?早早的财富自由吗?你只需要拥有世间总高的德行就行了。其它什么都不需要。

    金钱?那只是附属品。

    好吧!我应该去做德行最高的人,或许这是我眼下的一个方向。但最大的德行,在于隐藏。

    上德无德。

    润物细无声。

    但这个在我去年读懂道经的第三章后,就渐渐的学会了。

    又陷入了死胡同。

    真相究竟是什么?

    ……

    似乎,人类所有的交流,都是为了得到对自我的肯定。

    或者找到真理,解决自己眼下的精神内耗。

    被肯定后,有了存在感,从而快乐,但不久后情绪低落,又开始精神内耗。

    原来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静坐。

    集念于呼吸,伏羲,伏息。

    意识伏于一呼一吸。

    我现在就证给我自己看。

    可恶,鼻子塞了。

    从小就鼻炎。

    究竟是故意让我染尘,还是别的啥?

    我到底该静坐,还是去读书,等天时?

    毕竟我可是大天使,大贤者,再来人。我想离开,应该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为了不让我离开,为了完成一些任务,所以饱受污染的折磨。

    表面折磨,实则染尘?

    我所受一切灾难,皆是染尘?

    算了,随你染去吧!

    我还是继续摆烂吧!

    ……

    一般人们玩游戏,前期都会组一个贫民、容易攒齐的阵容,迅速集中资源将其养成。

    之后,整个游戏,都将被你横扫,变得没有难度,也索然无味。

    虽然,现实中,由于竞争压力大,人们容易随波逐流,寻求心灵安慰,从而劳碌一生,白活了。

    但是,若只是赚钱的话,我感觉自己已经拿到了最后一块拼图。

    现在压根就是闲着无聊,每天写一万字,但还有大把时间,没处撒。

    人闲久了,真的是会出病的。

    ……

    环境。

    是环境。

    环境非常的重要。

    所有的不开心,皆由人起,皆由事起,也皆因眼下的这个环境而困。

    就好像我生病了,没法到处瞎溜达。

    就好像我不能出离,等身体病好了再回来。

    若我身边人,人人都能灵魂出离,病愈而归,我虽做不到,但耳渲目染之下,一定会坚定不移的支持此观点。此为信仰。

    原来信仰是这么被构筑的啊!牢笼和信仰都是这么被构筑的啊!

    那么,人类最崇高的信仰之光,产生的那一霎,又是为何而产生的呢?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也许,最崇高的信仰是道。但要如何看到?

    如何感知到?

    究竟何为道?

    我虽不知那信仰中有什么,但必有共鸣。

    拈花一笑?

    最高级别的信仰,在民众心中产生的那一瞬,究竟因何而起?

    究竟何为道?

    最极致的共鸣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