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绘夜神 > 44、悟空

44、悟空

    病还是没有好。

    都一个星期了。

    皮肤发干,脸颊两侧如火烧过一般的干燥、刺痛。

    每天醒来,眼睛缺水结出厚厚的凝固物。

    李青云十分的虚弱,心情低落。

    他晒衣服时脸撞到了阳台,怒骂:“艹泥马!”

    中午吃饭时,汤汁溅进红肿的眼睛,怒骂:“日泥马!”

    晚上下楼梯时,脑袋撞门框,怒骂:“叼泥马!”

    李青云是一个聪明人,能说会道,口直心快,说过很多对的话,因此伤过很多人。

    他觉得自己对着木头骂脏字,能缓解情绪。

    他觉得这没什么问题。

    但又觉得哪里不对。

    因为你身体因为意外而刺痛,然后骂街,你就被痛苦和意外绑架,从而无法逍遥,不能超凡入圣。

    李青云悟了一夜,清晨水滴雨露,月光淡散,清风卷走了明月,迎来朝阳。

    他红肿的眼睛清澈了许多,道:“口直心快,说对的话,口真。这是一个嗔字。”

    “可为何,口说真话,是嗔字,是嗔心在动?”

    “说真话伤人,难道就要说假话吗?”

    “说假话那叫撒谎。肯定也是不行的。”

    “莫非,随机应变,特殊时刻,不说真话,也不说假话,说中间话?或者,话只说一半?”

    “可这样还是不逍遥。”

    “脏话伤人,好话捧杀人,中间话累人耗脑子。”

    李青云彻夜未眠,心如止水:“事缓则圆,可以不说。也可以在看清因果之后再可观的评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等你丢了马,先别骂街。等得了福报,也先别急着炫耀。然后再丢马,再得福。因果循环,如此往复。

    所以,若真的想说,那就等上一等。无论多么糟糕的事情,至少等它在你的脑子里走完第一个循环,因果形成了闭合。

    至少这个时候你骂街,起嗔心,错得会少许多。否则,主人拿走了你的狗盆子,你开始龇牙叫,主人给你盛了一盘满满的狗粮,狗叫了的你会很尴尬。

    你的朋友和你的爱人,想给你一场惊喜,你却觉得他们出轨,拔刀而上。反之,撕心裂肺。你爱了一个人无数年,却发现自己可以被轻易的取代。你们不过在相濡以沫,然后羽翼丰满时,相忘于江湖。

    所以,当意外发生,出乎意料,情绪剧烈的起伏时,平心静气,等待着因果的闭环形成。

    只知因,不知果,而动怒。则被因牵着鼻子走。只知果,不知因,而动怒。则被果牵着鼻子走。无法自由逍遥,像个小丑。

    所以,凡人畏果,菩萨畏因。圣人求平和心处世。如何内心平和?心灵似水,水应万物而有静。不争先,不恐后。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让树成树,让风成风。你是种子时,自然而然的成为绿树。你是浊风时与浊风呼应,等待清风。”

    ……

    ……

    因为知道自己是雨露大帝,注定经历非凡的磨难与考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所以,李青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需要在辰年辰月之前,参破一些什么。

    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参破什么,要参破什么。

    但,那种形而上的无中之物,他领悟了,自然就知道了。

    这是天希望他知道的事情,也是李青云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是人生的转折点,是苦难与幸福的转折点。

    那个转折点,在李青云的眼中,充满无限的希望,触手可及。

    但他没走一步,都遍体鳞伤。

    靠近它的难度似乎在不断加大。

    只因心中有了希望,所以痛苦降低到了他能承受的范围,不至于崩溃、疯狂。

    他如咬了饵的鱼,希望是鱼饵,过程是鱼线,痛苦源于钩中嘴角扯出血丝的鱼钩。

    ……

    ……

    下午。

    李青云遇到一个卖橙子的大妈,在卖橙子。

    李青云走过去时,对方认出了自己,竟然是自己的一个亲戚。

    李青云震惊了,并且完全不记得自己还有这个亲戚,但对方说得都是真的。

    李青云坐下来与大妈闲聊,这大妈人很好,从没有过轻称小升,以次充好的想法,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但是,天凉了,没人买她的橙子。

    她一下午只出了一单。

    李青云心想:“多希望能来一个大客户,一次性将她的橙子全部买完呀!”

    发这个愿望之前,李青云的心,还是自卑的咯噔了一下,没敢发愿。

    因为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他因此连许愿都变得唯唯诺诺,甚至差点忘记了自己还有发愿这一项本领。

    时间又过了三个小时。

    一个杂货铺的老板,过来低价收购了一大半的橙子,剩下的橙子,则是杂货铺的老板挑剩下不要的。

    李青云的发愿又奇迹般的实现了。

    虽然有一些不那么完美。

    但却是在大妈即将收摊的时候,出现的奇迹。

    李青云忽然又想到了自己前段时间,希望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好让自己尽快成为雨露大帝。

    或许,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发了一个愿,而且是一个很不好的愿,而且是欲丨望勾起来的愿,因此,才生了这么多天的病。

    他又回想自己坎坷的人生,因果循环不断,报应不爽。

    他忽然就了悟了。

    原来,自己看到的每一个因果,也包括了因果周围的花花草草,车水马龙,更包括了我自己啊!

    自己,从始至终都是因果的一块拼图,不曾逃脱过那些看似无关,我只是受害者的拼图。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可如果发愿是一种执念呢?

    或许,这就是悟空的由来吧?

    这也是人们为何想要成为方外之人的原因吧?

    ……

    ……

    李青云因为生病,被一个郎中盯上,搭讪,一来二去,成了朋友。

    李青云不需要医生,他自己就是世上最强的白衣圣手。

    但他治不好自己的病,所以被郎中有机可乘,结果他也治不好。

    由于李青云实在太无聊,就跟郎中成了朋友。

    然后,李青云发现那郎中的药方不好,就给他的药包里的药换了。

    郎中反应过来时,病人已经拿着药走了。

    郎中急了,跟李青云跳脚对骂,李青云也不惯着他,互相骂着玩。

    于是,友情的玻璃瓶子碎裂了。

    友情的瓶子,一但出现裂痕,便永远无法修复。

    但是,瓶子没有裂痕,便要永远的小心、客气。

    朋友之间,因为从未产生过嫌隙,突然之间,害怕产生嫌隙,产生矛盾,出现感情的裂痕。朋友之间有所顾忌,所以相处时畏手畏脚,有着一层隔膜。

    所以,古人说:不打不相识。破而后立。

    没有摩擦的友情,则有一方向下兼容,另一方从未走如果前者的内心,甚至哪怕一秒都没走入过。

    所以,当你们一起经历了此生最糟糕的一天,友情破碎出现了裂痕,往后才能不怕裂痕,才能始终美好。

    爱而知其恶。

    见过对方的糟糕,若还能继续结交,那一定是两个友情的灵魂,在肮脏的躯壳里不断的共鸣吧?

    ……

    ……

    郎中收到了病人的感谢旗帜。

    病人的病,好得太快了。

    那是李青云的药,治好的。

    郎中认错了,道歉了,李青云压根就没往心里去,甚至送上自己的改良药方,郎中更愧疚了。

    直到李青云骂骂咧咧了几句,郎中这才好受了些。

    李青云给他的药方,足够让他衣食无忧了。

    郎中想给他药店的股份,但李青云已经悄然间的离开,再没回来过。

    郎中始终当李青云为朋友。

    李青云走入了郎中的内心。

    但郎中不知的是,他从未走入过李青云的内心。

    李青云只是在向下兼容。

    好在,这个刻薄的真相,郎中永远也不会去想。

    这,就是郎中的幸福。

    不过,李青云也很快乐。

    因为他作为一滴情感的水,短暂的与陌生人结交了几天,就如同一滴水坠入了小池塘,没那么快的干涸。

    这几天,他没有了那种独处时被太阳蒸干的痛苦产生。

    ……

    ……

    李青云走后。

    郎中失望坐在窗前,望着窗外,发着呆,脑海中回想着两个人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

    郎中问:“你叫什么名字子?”

    李青云答:“先不告诉你。”

    也许,我们能在顶峰相间。

    ……

    ……

    李青云又开始在月城的空荡荡街道里,瞎转悠。

    他在一个地方,总是呆不久。

    租房又换了一个。

    城里的告示,依旧是对他的悬赏。

    城中的99.9999%男子,都羡慕的赘婿悬赏,唯独李青云看了之后只觉得烦恼、痛苦。

    然后在吃了一串冰糖葫芦后,将烦恼抛诸脑后。

    他吃冰糖葫芦时,不曾烦恼过。

    他玩鬼屋时,不曾烦恼过。

    他看包公湖时,不曾烦恼过。

    他只会在静下来时略微的烦恼一下子。

    李青云走着走着,忽然步子就停了。

    月光皎洁的落在他的新白袍上,如泣如诉。

    李青云忽然明白了一个事实。

    他吃冰糖葫芦时,不曾想过紫微圣女。

    他玩鬼屋时,不曾想过紫微圣女。

    他看包公湖时,不曾想过紫微圣女。

    他只会在静下来时,闲下来时,才回有空去想紫微圣女。

    说得再明白一点。

    他吃冰糖葫芦时,没爱紫微圣女。

    他玩鬼屋时,没爱紫微圣女。

    他看包公湖时,没爱紫微圣女。

    他只会在静下来时,闲下来时,才回有空去追忆紫微圣女。

    他爱紫微圣女,也许只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

    也许地上的紫微圣女,不如天上的一块仙气飘飘的石子要来得诱人。

    舔狗说:离开她了,就不能爱她了吗?

    李青云却忽然觉得,爱一直都在。

    他吃冰糖葫芦时,爱着冰糖葫芦,爱着自己眼中的冰糖葫芦,他爱自己的选择,他在爱自己。

    以下同上。

    因此,爱冰糖葫芦、爱鬼屋、爱游湖,都是在爱自己,爱自己就是爱紫微圣女。

    紫微圣女,因为雨露大帝爱雨露大帝,所以紫微圣女才会爱雨露大帝。

    若雨露大帝为了紫微圣女,放弃了爱自己,也许就不再是紫微圣女眼中的那一个雨露大帝了。

    也就是说,情侣双方,因为爱自己,所以遇见,一见对方,深深迷恋。

    又因为不懂对方的需求,只是无脑的付出自己觉得好的部分,从而灵魂无法共鸣。

    不爱吃青椒的人,看着爱人夹过来的青椒,那是爱人的最爱,她却甘愿自己不吃,给老子吃,所以老子究竟是吃还是不吃?

    所以,圆满的爱情是什么?

    或许是大家各取所需,从未想过付出,从未想过索取,从没想过对方,从没想过自己,可两个灵魂却完美的契合在一起。

    仿佛是一个相同的灵魂,分开后,轮回转世投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躯壳里,然后在身体的隔阂之下,相知相遇,灵魂疯狂的共鸣吧?

    这样的两个人,对他们来说——不得爱,不曾爱,一直爱。这三个概念,应该始终都在,也始终都不再吧?

    儒家讲中庸。

    而这种爱,是中庸,却又不被中庸所困所束缚。

    先悟空,然后不被空束缚,也就是观空亦空。

    你对象喜欢吃青椒,你喜欢吃肉,你对象讨厌吃肉。

    所以你应该给它夹青椒。

    但你如果永远只给它夹青椒,就被这个思想束缚,不自由了。

    所以,你要给它夹肉。

    这不是因为你要故意气它。

    这不是因为你不知道它的爱好。你知道它的爱好。

    那么,你为何要做让双方都不舒服的事情呢?

    那自然是因为老子喜欢啦!

    老子就是想尝试一些猎奇的事物。

    不行吗?

    想,就去做,无拘无束。

    遇事不应,防止口直心快,嗔心道出恶语,然后等真相浮出水面,尴尬的还得是你。

    敬酒:不是因为pua,不是因为尊敬,不是因为怂,不是因为恋富,不是因为酒色财气,不是因为利益,不是因为文化,不是因为规矩,不是因为面子,不是因为羞愧,不是因为酒贵,不是因为酒中有毒。单纯就是特么老子爱敬酒。

    等到敬酒的这颗心,玩腻了,或者从未喜欢过敬酒,则悄无声息的隐于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不爱,那就不敬,否则就是怂,这辈子都会低人一等,而且是自贱者,人皆贱之。

    嗯,只有想掀桌子就掀桌子的人,才有资格谈随波逐流,谈神隐于众。

    只有想骂街就骂街,想夸人就夸人的人,才有资格不骂不夸。

    其余之人,皆被念头、欲丨望牵动。你是你,你却又不是你。

    好吧!说得有点绝对,事实可能是多角度,所以也不一定。

    上面这句话是用来甩锅的。

    聪明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需上面两句话。

    大聪明,我提醒了,他照着去做,该踩坑还是踩坑,我好提前甩个锅。

    ……

    ……

    所以,爱情究竟是什么呢?

    有事情忙的时候,想不起来爱她。

    没事情忙的时候,孤独袭来才最爱她。

    这明显不是爱她,而是爱自己,是私心,因此是执念,不算爱。

    有爱却是自私的爱,竟然不是爱。

    那么,无爱呢?

    也许,爱情是同一个灵魂在不同躯壳里的疯狂共鸣。

    情侣的双方,只有共鸣,只有默契,举手投足都是配合,都是喜感,都是电流,却从未想过去爱对方,心中根本无爱,却在相处中无时无刻不充满了爱。

    无爱却能永爱。

    有爱,终将腻厌,终将无爱。

    无爱,却能衍生出爱,却能一直爱,恒爱。

    所以,我说:有爱生厌,厌生无爱。

    无爱生空爱,空爱而恒爱。

    因为不曾爱过却能一直都爱,所以没有一刻不是爱,没有一刻失去爱。

    用成语字典里的词来说,那就叫天作之合。

    用西方的术语来说,就是渡过了情劫的双生火焰。

    用预言中的话说,那就叫圣婚。

    为何人人要成圣?

    为了在孤独的潮流中找到与自己灵魂高度共鸣之人。

    生命的意义,或许也在于此吧?

    至少,如此一来,你找不到,就可以脚踏实地的怪自己:修炼不够,懒笨馋,因为没法成为圣人,同圣心,知天理。

    或许,只有在人欲之上,心中不起波澜,才能去伪存真,与道共鸣。

    从而遇见轮回之中,累生累世唯一想遇的那个人。

    你和祂,是神界一分为二的两个灵魂。

    因为无聊,切割自己,一分为二,又创造了轮回系统,并对系统下令:让我爽,无所不用其极。

    系统接到指令,发现爽来自于痛苦。

    于是开始搞事情。

    神的灵魂,在两个躯壳里,痛苦的挣扎,痛并快乐者。

    满足之后,又觉得无聊。

    然后,系统净化出了记忆遗忘功能,神忘记了自己是神,彻底失去了对轮回系统的掌控。

    能量守恒定律。

    有草石飞升,能量从哪来?从神来。

    草石成兽成凡成王成圣成神。

    昔日的神,则从神变圣,从圣变王,从王变凡,从凡变兽。

    但,一切皆在幻境之中,幻境之外,草石一直为草石,神一直为神。

    甚至,没有草石也没有神。

    故,庄子说:万物一府,生死齐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那个谁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终究是: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爱是虚妄,恨也是虚妄。

    恨就是爱,爱就是恨。都不是真的。

    空才是真。

    放空心灵,与真爱之人共鸣,才是真,才是持久的、永恒的。

    一切唯心心最危。

    心也应该是空的。

    起心动念就不是真爱。

    看破虚妄,伪自然就看清看破,眼睛不被它迷惑,真自然留了下来。

    真的假不了,变不了,坏不了,恒在。

    也许,那个时候,人只剩下了真爱,也就是共鸣。

    那是一个灵魂体内发出的两条波,同频共振的波。

    而真相是,这两道波,也是假的。

    这就叫寂灭。

    不知道这是不是佛说的极乐。

    ……

    ……

    身痛而后身乐,身乐而后身痛。

    心痛而后心乐,心乐而后心痛。

    灵魂痛而后灵魂乐,灵魂乐而后灵魂痛。

    因果循环,没完没了,枯燥乏味,以痛为乐。

    但,

    如果,

    没有了身体呢?

    没有了心了呢?

    没有了灵魂了呢?

    没有了生死了呢?

    一切皆空了呢?

    空也是空,空也是没有的呢?

    如果没有妖魔鬼怪,没有人虫鸟兽鱼,没有神佛圣贤等等等等了呢?

    如果没有文字了呢?

    如果一切皆没有界限了呢?

    连界限都没有了呢?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也是无。

    无无也是无。

    连标点符号都不存在。

    无事,无名,无言,无音,无震动,无空,无域,无恒先,无恒。

    写了两个小时,后期脑袋一片浆糊,我还感冒了,很多东西我自己也没想清楚就写了,大家从糟粕里挑点能看的看。

    我目前还是一个俗人,不曾悟空,不曾见性成佛,更别说悟道了。

    也许知道了,就不会立文字,就不会鸟你们了。

    我,中二病晚期的说:跪下,给爷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