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背靠九级文明,让我信电子神明? > 第157章 四万千米的魔障

第157章 四万千米的魔障

    短暂的等待后,白光逐渐消散,原本透明的金属外壳也再次回到了原先的模样。

    “壹?刚才那是什么情况?”

    看着这个从未见过的神奇景象,陈梵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为什么这台计算机金属外壳突然变透明了?”

    “粒子级扫描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壹给出了解答:“和基础扫描不同,粒子级扫描的功率和精度更高,粒子被扫描光束穿透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可逆转的变化,从宏观角度观察,就是物体变透明了。”

    陈梵恍然大悟,但随即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粒子级扫描?”

    “你还有这个功能?先前怎么没见你用过?”

    “那份权限升级文档,你不会只看了武器方面的信息吧?”壹的声音中透着几分古怪,“单兵粒子级扫描是正式调查员才能使用的功能。”

    “至于为什么先前不用……”

    “一方面是你权限不够,另一方面,理论上来说,粒子级扫描对微观粒子的影响是可以逆转的,但考虑到其存在一定的意外因素,这种超高功率的粒子级扫描通常不会对生物体和重要物体使用。”

    “意外?”

    “和实验室内的环境不同,外界存在各种不可预知的干扰,目前有记载的粒子扫描后遗症主要有数据丢失、碳基细胞癌变坏死、部分高精度装置内部结构损坏……”

    听着壹报出的一连串后遗症,陈梵轻轻咂了咂嘴。

    得,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话还真没说错。

    强如人联,也无法彻底消除高端科技的负面效果。

    “已成功恢复目标硬盘数据。”

    感叹之际,电子合成声再次响起,陈梵的目光也被身前的全息界面吸引了过去。

    这是一份关于火箭发射实验的日志信息,其中还夹带着不少主观性的记录。

    ……

    1711年1月26日,海安深空观测站,第一次试射记录。

    本次发射的依然是一颗深空观测卫星。

    考虑到过去二十年内发生的那些事,我们特地对这枚火箭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火箭外部全面加装反应装甲和防弹钢板。

    说实话,在制造这枚火箭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我们在造一台重装坦克。

    为了将这枚重装火箭送上宇宙,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火箭的推进系统上。

    即便我们大幅度缩减了深空观测卫星和其他零部件的重量,一整套反应装甲和防弹钢板的重量还是原先的推进系统无法承载的。

    好在运气不错,前段时间我们的推进技术取得了关键的突破。

    ……

    陈梵愣愣地看着全息投影中的信息。

    火箭外部加装反应装甲和防弹钢板?

    减重措施竟然是缩减火箭内部其他零部件和卫星的重量?

    这又是什么船新版本理解?

    还有日记中提到的过去二十年内发生的事件,那又是什么意思?

    抱着无数困惑,陈梵继续看向身前的发射日志。

    ……

    推进技术的成熟让这架名为【希望号】的火箭有了起飞的希望。

    今天天气不错,是个发射火箭的好日子,深空观测站的所有研究人员都来到了一层控制室。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淡淡的笑容,除了粱副站长。

    在发射之前,梁副站长找到我,申请取消这次发射任务。

    原因竟然是他昨晚梦到发射失败了?!

    该死的,我们已经在火箭外层加上了最先进的护甲装置,这次发射绝对不会失败!

    在火箭发射之前说出这种动摇军心的话语,我看梁副站长是昏头了!

    我狠狠批评了梁副站长。

    不知道为什么,梁副站长并没有在意我的批评,他神色呆滞,就像是受到了什么打击,嘴里还低声呢喃着一些旁人听不懂的话语。

    虽然我让人把梁副站长送到了医疗室内,但他的这番举动还是给控制室内的气氛泼了盆冷水。

    夜长梦多,我没有继续等待,在完成发射前的最后一项检查后,我直接下达了【希望号】的发射命令。

    倒计时归零的那一刻,【希望号】尾部喷出一道绚丽的尾焰,喷薄而出的化学燃料将这架搭载了重型装甲【希望号】成功送上了天空!

    这是化学燃料的胜利!

    真该让那些研究霍尔推进装置的科研人员看看这壮观的场景,这才是化学燃料的魅力!

    随着时间推移,【希望号】的高度不断上升,它的飞行姿态十分稳定,所有指标都相当完美。

    在无数次失败经验上建造出的【希望号】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充满着希望!

    运载火箭成功分离!

    一万千米。

    两万千米!

    三万千米!!

    眼看着希望号距离那该死的四万千米越来越近,控制室内也彻底陷入了沉默。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象征着高度的指针也越来越靠近那被标成鲜红色的四万千米。

    忽然,指针最后跳动了一下,成功触碰到了四万千米大关!

    成功了?

    看着高度数字仍在缓缓向上攀升,控制室内出现了隐隐约约的议论声。

    但就在下一秒。

    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控制室前方的屏幕中也出现了几个大字。

    【信号丢失】

    ……

    看到这边,陈梵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很明显,这名为【希望号】的火箭发射已经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是触碰到了所谓的四万千米大关。

    不仅仅是希望号,看字里行间透露的意思,过去二十年内发射的火箭似乎都没有成功突破四万千米的高度。

    “静止同步轨道。”

    壹的声音从一旁传来:“本机先前大致测算过这颗星球的各项参数,四万千米,正好是瓦瑞拉星静止同步轨道的高度。”

    “四万千米?”

    “一个整数?”陈梵愣了愣神,“这么巧?”

    

    “确实挺巧的,但泛宇宙中巧合的事情多了去了,不过是一个同步轨道的高度而已,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虽然心中有些诧异,但听到壹这么说,陈梵也就不再关注这个问题了。

    “所以,为什么这些火箭会无法穿越静止同步轨道?”陈梵沉吟片刻,发出了询问。

    “本机不清楚。”壹的声音中也透出了几分困惑,“理论上来说,将卫星送上同步轨道对于这个文明而言算不上难事。”

    ……

    【希望号】爆炸了。

    该死的,我就说梁副站长的名字不吉利!

    梁如渊,如渊,入渊……

    这名字明摆就是要失败的!

    高清摄像机传回的影像资料被播放了出来。

    就像过去二十年间的尝试穿越同步轨道的火箭一样,【希望号】在成功穿越四万千米高度的那一刻,受到了某种未知力量的打击。

    我们为其安装的反应装甲和防弹钢板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仅仅只是一瞬间,它表面就被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我们甚至没有看到攻击物的身影!

    继续加固火箭的外壳,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冲破四万千米的枷锁!

    ……

    1713年9月14日。

    第二次试飞行实验。

    失败。

    纵然我们采用了最新的材料制作火箭的外壳,但依然无法抵来自四万千米的未知攻击。

    这一次,我在海安深空观测站的外面,眼睁睁看着黯淡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团细小的火光。

    我知道,【希望二号】也爆炸了。

    接连两次失败对研究人员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但研究还要继续,四万千米的魔障,也必将被我们攻克!

    ……

    1719年。

    第三次试飞实验,失败。

    【希望三号】依然没有冲破四万千米。

    观测站内出现了争执,一部分研究员想要追求别的突破方案——比如提升火箭飞行的速度。

    尽可能减轻火箭的负重,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四万千米魔障,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既然无法抗住那未知的攻击,那我们就逃出它的攻击范围!

    ……

    1725年。

    第四次试飞实验,失败。

    极致轻量化的【希望四号】拥有着有史以来最高的飞行速度。

    但……它依然没有冲破四万千米的魔障。

    在一团火光中,它步入了相同的结局。

    研究似乎进入了屏障。

    这一次的失败对研究员的打击格外剧烈,梁如渊副站长和不少研究员都选择了离开海安深空观测站。

    好!走得好!!

    下一次,下一次我们一定能成功!

    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他们会有多后悔!

    ……

    1729年。

    第五次试飞,失败。

    上头的通知发下来了。

    取消海安深空观测站。

    不仅仅是海安深空观测站,所有深空观测站都被取缔了。

    在消耗了无数的资源后,高层领导已经彻底绝望了。

    他们决定换一个视角——

    既然无法攀登天空,那就将目光投向地面和地下。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在海安深空观测站外呆坐了一整晚。

    看着天空中一成不变的星空,我的心中生出了无尽的悲哀。

    未来的人类,难道要像老鼠一样在地下打洞生存吗?!

    ……

    1730年。

    所有研究员都离开了海安深空观测站,上头甚至派人将控制室内的各种设备都搬走了。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想把我赶出海安深空观测站!

    我不走!!

    我是海安深空观测站的站长,海安深空观测站还在,我就不能走!

    他们说我疯了。

    我知道,我没疯。

    我只是想看看这颗星球之外的世界!

    没有研究人员又如何?

    就算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要造出能够穿越四万千米魔障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