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逆流香江二十年 > 第67章 咽不下气

第67章 咽不下气

    下午三点钟了,阿旺和叶盼盼才回来,然后李清源赶紧带着她溜走。

    虽然昌哥现在忙的不可开交,不太可能亲自来仓库,但为了以防万一,自己还是减少露面为好。

    叶盼盼坐上副驾,不解问道:“这么急干吗?我还想带高妹和阿旺去吃饭呢,这些日子也辛苦他们了。”

    李清源拉拉她的手,道:“你也很辛苦,等这次事之后,我们再聚餐好了。”

    叶盼盼幽怨的看了他一眼,“要等那么久?又不是你急着请人家吃奶酪的时候了……”

    卧槽,你这想象力可够丰富的。

    李清源嘿嘿笑了一声:“想吃奶酪还不简单,晚上我请。”

    叶盼盼俏脸飞红,咬唇盯着他,半晌方凑近他脸边小小声道:“不吃不吃,你是厨艺越好越墨迹,现在一个时辰都吃不到嘴里了……”

    李清源心头一烫,一手把着方向盘,一只手臂悄然环上了她蜂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左右无事,现在也可以……”

    被他一调笑,叶盼盼一身细腻的白肉都开始发烫,等停下车,四片唇儿渐粘一起,两条滑舌鱼儿般乱渡嬉戏……

    无奈克莱斯勒空间有限,着实施展不开,叶盼盼看着他气急败坏的样子笑得花枝乱颤。

    等车子重新上路,叶盼盼板起脸:“这次你赚多少钱?”

    “还不清楚。”

    叶盼盼杏眸妩媚地望着,忽然深情道:“赚了钱扩股吧,我说的是投资公司的股份,我想套现出来给我老豆老妈买房……”

    投资公司只有他们两个股东,目前持股比例是1比9,叶盼盼9,李清源1。

    傻子都知道,李清源一份数据就卖了50万,那么随着他继续出售数据,公司主营业务再跟上,那么持有70%股份的投资公司,价值定然会水涨船高。

    叶盼盼这时候让他扩股,等于主动把属于自己的利益让给他。

    李清源轻轻嗯了一声,他也确实打算扩股,但他不打算让叶盼盼吃亏,所以没再谈这个话题,而是道:“后座我上衣兜里有个东西,你拿出来。”

    叶盼盼好奇照做,等拿出来,发现他兜里居然有一个表盒。

    展开看了一眼后,她顿时就被48颗圆钻组成的分钟刻度圈吸引了。

    “送我的?”

    说完转首凝望,半晌不语。

    李清源往嘴里塞了一根香烟,其实他对吸烟一向比较克制,更多的时候香烟仅为他消解情绪之用。

    另外的意义,就是社交属性了。

    从裤子兜里掏出都彭火机点燃,李清源道:“过去的是时光,留住的是回忆。都彭火机可以用一辈子,这块手表,会记录我们在一起的痕迹。”

    叶盼盼水汪汪的杏眸妩媚地望着他,一时间竟痴了……

    -----------------

    最是人间留不住,人间为何留不住,当然是人无法掌控时光。

    经历了丧子之痛,再次回到香江,刚刚年过五旬金镛居然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这些日子,他经历了太多,家庭的分崩离析,同行的落井下石,不过那些都不能击倒他。

    1967年,他连《明报》内部的员工都“造了他的反”,被愤怒的民众吓得远走海外,依旧不依不饶的遥控指挥,岂是那么好相与的人?

    现在他回来了,所有摇唇弄舌的人,都给我等着!

    别看人没在香江,但他心里自有一本账,而且他能分得清主次,哪些是该回击的,哪些是该报复的,哪些是不该惹的,金镛一清二楚!

    回到报社,金镛第一件做的事,就是给老部下打电话。

    “世俞,你那份报办的怎么样?”

    王世俞,目前是《新夜报》创始人,而《新夜报》香江人称小报王,由此可见其人能力!

    而在此前,王世俞仅是明报旗下《华人夜报》的一個信差。

    从信差升为校对,后又升为助理编辑、编辑,一直做到《华人夜报》的老总,升职之快,让明报众人瞠目结舌。

    而他从最低职位开始,就是金镛一手提拔上来!

    不过后来,由于王世瑜与查夫人在编辑风格上产生矛盾,所以才离开后创建《新夜报》。

    现在查夫人已是陌路人,亲信也到了该回来的时候了……

    电话那边的王世俞听到金镛的计划,感觉有点荒谬的同时,还隐隐有些兴奋。

    明报系开枝散叶,金镛在香江报业也算得上桃李满天下,可独自办报,真正做出成绩的,只有他和林山止二人。

    而相比“小报王”的成就,王世俞更想办一个严肃大报出来。

    毕竟小报和大报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作为创办人的地位,也是天差地别。

    看看林山止往来的是什么人?

    都是在资本市场中呼风唤雨的人物。

    而《新夜报》的销量比《信报》高多了,可和他王世俞玩耍的都是些什么人?

    不学无数的富二代,为博出名的十八线明星,扑街导演,凤楼头子,社团马仔……

    “查先生,经济报没有一个有分量的人,我怕办不起来啊。”

    金镛道:“唔事,我让黄扬烈去给你做总编!”

    当年林山止出走后,黄扬烈一度负责《明晚》,也曾办的有声有色,直到《信报》崛起。

    而同样凭借《明晚》老总的身份,黄扬烈由此也认识了不少股票大户,人脉、消息、还有能力全都不缺。

    他缺的只是资金,和一个善于经营的搭档。

    这些,金镛都能为他提供。

    听到这个名字,王世俞心动了。

    “查先生,不知我和黄烈杨之间的关系怎么调配,如同您和沈先生?”

    他嘴里的沈先生名为沈新宝,是金镛的同学,也是明报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负责明报的经营。

    金镛只有一句话:“你是社长,要把握好大方向……”

    得到满意的答案,王世俞挂断了电话。

    而恰在此时,沈新宝也走进了金镛的办公室,面带怒容。

    “老查,《明晚》要停办?这么大的事情你不和我商量?”

    金镛没说话,而是起笔写了条子。

    沈新宝大怒:“对我你还来这套?”

    可等他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字迹,浑然不似金镛以往那般圆润,笔锋犀利,仿佛一把出鞘利刃!

    而上面只有短短四个字,言简意赅。

    “咽不下气!”

    沈新宝懂了,林山止的背刺,是真把老查搞毛了。

    正想安慰几句,孙谈宁又走了进来。

    “查生,你看看这份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