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逆流香江二十年 > 第2章 报贩的野望

第2章 报贩的野望

    怀才和怀孕一样,其实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二十岁阳光的脸,配上成熟男人的行为习惯,这中间的差异只要细心观察,足够引人注目。

    何况在一个弥漫着灰尘和异味,到处是建筑垃圾的地方,李清源一身henrypoole西装,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刘富民认为这是一个考验,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

    十天饭,大不了百来块港币,赌一次机会,他愿意。

    李清源也很愿意,做出一副看你表现,表现好有机会给你的暗示。

    若相处愉快,刘富民的期待不会落空。

    反之,白吃十天饭的事他也不是做不出来……

    离开饭摊,李清源往巴士站点走去。

    乐华邨位置在观塘区,这里最初是一片盐场,从五十年代填海开发,架设电线,随着工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初步繁荣。

    不过到了90年代,这里又会随着港岛工业的衰落而沉寂下去。

    目前,观塘正欣欣向荣。

    走到巴士站点附近,李清源左右环顾一圈,眼神一亮。

    像是渡口、火车站、巴士站点这种人流密集的地方,最多的就是报纸档,多则五六家,少的也有两三家。

    李清源站在原地观察半晌,才精心选了一家走过去。

    老板是个三十来岁的女人,披着毯子慵懒靠在躺椅上,端着份杂志看得正入神。

    “来份《大公报》。”

    “自己拿喽。”女人指了指众多报纸,随口敷衍。

    李清源既没掏钱,也没拿报,又问了句:“阿姐,哪家报纸好卖?”

    女人眼眸亮晶晶,估计是正看爱情小说入了神,头都懒得转过来:“文汇星岛东方……”

    她像报菜名似得连珠说了一串,李清源道:“阿姐,你卖哪份报更赚?”

    女人脸上闪过一抹不耐,转头一瞥,呼吸忽然一滞,然后露出个矜持友好的笑容。

    “刚才没听清,靓仔,再说一遍好吗?”

    李清源又重复了一遍,女人挺了挺白皙的脖子,笑盈盈道:“还不都一样,你是带纸佬啊问这个做咩?”

    带纸佬说的是报纸代理商的下级分销。

    李清源摆摆手,逐一拿起女人刚才说的几份报纸拍了拍。

    “我有法子让这些报纸让利给你,阿姐想不想听?”

    “没可能啦,发行代理都是行价,你让边个让利给我?”

    “那你想不想听?”

    “靓仔,你想泡我咩?”女人生得不算很漂亮,但一身细肉看起来很有韵味,她放下杂志,扬了扬下巴,傲娇道:“可惜我有老公了。”

    李清源呵了一声,一般这种话接的好,不排除发生故事的可能。

    但他没心思接茬,无所谓道:“你不想听我话给别人好了。”

    女人狐疑道:“你有什么条件?”

    人对送上门的好事往往警惕多过惊喜,这个时候如果他没条件,很可能被打上骗子的标签,如果条件过大,很容易吓跑对方。

    “送我五十份《大公报》怎样?”

    《大公报》四版定价5毫,以进价算五十份不到20块,这个成本换一个获取长远利益的机会,很不错的买卖。

    “成交。”

    女人很爽快的拿了个袋子,在扎捆里数了五十份《大公报》装进去,递过来道:“靓仔你讲喽。”

    李清源也不含糊,直接给女人开始讲述。

    “要想报社让利给你,一定是你能给报社解决问题,给他们创造价值。”

    “你知道报社有咩问题?”

    女人摇了摇头。

    “香江人生活节奏快,居住密集,而且人力贵、楼层高、治安差,送报不容易。加上报纸档多,读者阅购方便,所以就因地制宜,报纸缺少订阅,几乎全靠零售。”

    “没有订阅,就缺乏读者反馈,每家报社要发行多少报纸,全靠采编内容和发行经验判断。我用《明报》举个例子。”

    李清源是故意说《明报》的,因为最好卖的报纸就是《东方日报》和《明报》,而她刚才居然没提。

    果然女人一听《明报》,横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不爽的神情。

    李清源会意,马上换了副口吻。

    “《明报》自诩精英报纸,但到底是哪些人在看?读者的性别、职业、年龄哪点能证明是精英?报纸有多少传阅率?”

    “他们的读者有什么阅读偏好?哪些内容是读者乐意看到的,金镛那些社论真的有人爱看吗,还是仅仅因为《卫斯理》才买?”

    “嗯嗯嗯。”

    女人点头如捣,对这番话极为赞许。

    “人力物力都在涨,报纸用不了多久就会提价,《明报》的读者经济能力行咩?能接受提价咩?”

    “这些信息《明报》知道吗?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说完,李清源做出总结:“这,就是《明报》的问题!”

    这不光是《明报》的问题,香江所有报纸都存在类似问题。

    女人常年和报纸打交道,要说认识不到这些不现实,但她又不开报社,怎么会站在报社的立场思考?

    “那我们怎样做?帮报社做调查咩?”

    李清源冲爽朗一笑,露出赞佩的表情。

    “阿姐真是聪慧,我话没讲你就想到了。”

    “现在报社发行是盲人摸象,发多了卖不出去会亏,发少了影响广告价格会亏。

    有了调查,报社就能在发行上做优化,如果你是报社,为了拿到这份数据,会不会让利出去?”

    女人没有被李清源给忽悠住,否定道:“要是我做报社,会让代理去做调查,为咩要让利给报纸档……”

    还没等说完,她忽然眨了眨眼,意识到一件事。

    别人能做代理,为何她不能做?

    按照这个靓仔说的话,有大量调查结论,她能否把某家报纸的代理挤掉自己干?

    还没想透彻,便听李清源继续道:“阿姐,就算报社不会让利,你也可以把调查数据给那些带纸佬,他们肯定会撇开代理去和报社谈,带纸佬有了好处,还怕他们亏待你咩?”

    这句话像是一团火,一下点燃了女人的野望。

    是啊,带纸佬可以做的事情,她为什么不可以做?

    女人不安分的扭了扭身子,看向李清源的目光亮的吓人,贴到他耳畔,绵声细语道:“靓仔你是做咩的,好心和我话这么多?不如我两个合伙做代理,一起大赚……”

    “合伙做代理?”

    李清源一愣,这个提议出乎了他的预料。

    他真正目的是想在各区都找几个人做调查,等拿到结果再做一个数据汇总,有了进身之阶,入职报社后不会从基层做起。

    更进一步的话,那就是通过这次联络,攒一条发行渠道出来。

    至于和女人说的那些话,只能听听罢了,报纸的发行直到纸媒彻底消失都是一笔烂账。

    准确的调查确实能给发行带来优化,但报纸销售是超低利润,发行价格能保证不亏损就可以,想赚钱靠的是广告收入。

    而为了保证广告价格,报社往往会虚报发行数量,历史最高的说成日均是常态,多报一倍都算有良心。

    所以读者调查的确有用,只是用处没想象那么大。

    不过女人的提议让他很动心。

    他计划里是要创立报社的,培养一条独立发行渠道也是迟早的事……

    但报纸代理商不是想做就做的,不考虑其他因素,资金也不是普通人出的起的。

    “阿姐,你够胆做代理,冒昧问下,你能拿几多港币?”

    女人闻言左右看了看,然后压低声音道:“六万。”

    “嘶。”

    李清源倒吸口冷气,这倒不完全是装的。

    六万港币不多,可得看是什么时候。

    此时麦当劳的时薪两块,六万块,不吃不喝得做三万小时工。

    李清源本想借个东风包装自己,而对方有了调查数据,怎么也能在代理和发行商那沾点便宜,双方互惠互利,谈不上谁欠谁。

    可真金白银的投进来,就由不得他不慎重了。

    “阿姐,你真想代理报纸?”

    女人道:“是啊,代理多好赚,哪像报贩又累又辛苦。”

    李清源表情严肃:“你要这么想就趁早别做了,生意做大只会更辛苦,钱投进来也是有风险的。”

    女人无所谓道:“不怕啦,只要更赚就行。”

    见她态度似乎挺坚决的,李清源也不禁思考起了可行性。

    六万块虽然不少,但想做报纸代理差的还远,女人的意思是二人合资,可惜李清源没钱,有钱他也不会做这个。

    想代理报纸,最大的支出是给报社的保证金,除此之外,核算分发的人员薪水,运输雇船的费用,还要租房,最重要的是要买车!

    这么一算,这点钱其实杯水车薪。

    只是若能操作的好,六万块未必办不成……

    李清源摩挲着下巴沉思许久,才道:“阿姐,你做代理家里人能同意吗?六万块可不是小数目。”

    女人指了指对面两个报纸档,“喏,那边是我老豆我老母的,那边是我姨妈家开的,我姑妈在裕民坊也是开报档的……”

    李清源明白了,感情这是进报贩窝了,怪不得这么想做代理……

    “阿姐,你要想做代理就现在跟我走,我带你先体验一下代理的工作,你要受不了也好退出,省的钱打了水漂。”

    女人爽快道:“好,你替我照看一下,我把我老豆叫过来咱们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