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在淮北种橘树 > 第五十六章 “向玉剑门的朋友讨剑”

第五十六章 “向玉剑门的朋友讨剑”

    许久之后。

    梅恪礼才止住笑声。

    他快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上次是儿子出生?

    不晓得喽!

    他也曾问过儿子,但他却不太愿意,反而觉得即便是做了山上人,对做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影响,所以他不选。

    其实也没错的。

    就是与梅恪礼自己以及那两个老人的想法不太一样罢了。

    当然,若是能像他的这个朋友一样,梅恪礼觉得自己会更开心。

    万般事从来强求不得。

    那便罢了。

    他没有就这件事情再说话。

    眼前的少年会有自己的判断,即便是在将来,梅恪礼觉得或许也一样。

    有些东西便是千秋万代也不会变。

    何况乎人生苦短?

    于是梅恪礼索性说起了别的事,比如……玉剑山挑宗。

    “方圆大侄子,你两天后上玉剑山?”

    方圆有些奇怪于梅叔忽然转变的称呼。

    但自己与梅遇春是朋友,这么叫好像……也能说得过去?

    上玉剑山之事,方圆有了些不同的想法。

    不等后天。

    就今日!

    尽快讲完道理,讨完剑,然后便去文笔峰取水,最后回家。

    他有着许多事情要请教先生,比如点墨之后如何修剑、天关之外到底是什么,比如道理要在山上讲还是山下讲……

    诸如此类,太多太多了。

    这一次江湖走得……实在是云山雾罩。

    更为急切的是要学更多的学问,要练更高的剑术。

    只有这样,将来讲起道理来才会更有底气。

    他觉得自己若是有老头头儿那般俊的剑术,或是有圣人们那样高的道理,便是如梅叔所言去说服且兰的陛下……

    也并无不可!

    可惜见不到天子,也没有说服他的本钱。

    方圆愁啊!

    “梅叔,我想今日就去,尽快回家,你看怎么样?”

    梅恪礼欣然颔首,道:“这当然没什么不对,但是怎么上去,这一点梅叔还要给你讲讲。”

    与梅叔谈过两次了,他觉得梅叔其实也挺有学问,道理也老高老高的,只是并非读书人。

    但方圆仍对他很信服。

    “梅叔觉得我该怎么办?”

    梅恪礼笑着道:“玉剑山可不小,得有几百丈高,门人弟子也不少,得有好几百人,你要是上山,不声不响的八成不行。依梅叔看,这种挑宗的事儿,得给附近大大小小的门派知会一声,免得他们输了赖账,或者藏着你的剑不肯给,你说对不对?”

    这倒是很有道理的。

    方圆觉得这样的话,不说自己的少年游,起码对斩杀林列是有好处的。

    要是山上全是玉剑门自家人,他们不讲规矩的话,自己有先生的名头罩着不会有大事,但林列八成是杀不动的。

    就像若是有人去家里动橘子,不管她有没有错,那也只能是父母去管教,哪里有给外人教训的道理。

    人同此心嘛!

    “梅叔,您老讲得真有见地!”

    梅恪礼很是配合的抚起了胡须,然后笑道:“人的话梅叔可以帮你去通知,不然你自己转完这些个山头,半个月都过去了。还有件事,你既然是以讨剑的名头上山,那总得想个霸气些的说法,这一来理直气才壮,二来也显得你们文城一脉郑重其事嘛。”

    方圆略微思索了一番。

    好像也对。

    “谢谢梅叔,那我该说些什么啊?”

    梅恪礼似乎有些受凉,偏过头去咳嗽了两声,削瘦的肩膀抖动得很厉害。

    方圆关切的道:“梅叔,您老身体不好穿得还这样少,以后该多加件衣服才是,武陵的冬天可冷了。”

    梅恪礼又是连连咳嗽。

    许久,他才转过头来,脸色通红。

    但他却摆了摆手,道:“无妨无妨,梅叔身体还是不错的,我们继续说名号的事情。”

    “你看,姜先生是文城城主,你是他的开山大弟子,说法儿怎么也不能寒酸了是不是?”

    方圆愁眉苦脸的道:“对的对的,但是我没干过这种事,不知道该怎么说,所以才要问梅叔……”

    梅恪礼正色道:“我以前听说姜先生去别的宗门找麻……讲道理的时候,从来都是说:‘心行城姜不器前来讨剑,每个字辈都出来两个能打的’。咱不如你家先生剑术那么高,就将将说句‘且兰文城姜不器首徒方圆,前来向玉剑门巳字辈、申字辈、卯字辈道友讨剑’,你看如何?”

    方圆本能的感觉到了不对劲儿。

    这样说不是找收拾嘛!

    而且自己也只想找甲字号的林列,还有不知道是哪一脉的龙云和龙海。

    就算是要一辈一辈的的打上去,那也不能整个玉剑门啊!

    他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

    “不成不成,梅叔,我有办法了,就不用请教你了。”

    梅恪礼有些遗憾的道:“这样啊!我还说在你身上见见姜先生当年的风采,看来不成了。也罢,那你就出城吧,我马上安排人去通知,我稍后也会上山看你讨剑的。”

    这倒是没有问题。

    方圆起身正准备出门,忽然一顿,回过身来诚心实意的深深鞠了一躬。

    “梅叔,谢谢您,教了我很多东西,回去我肯定跟先生说!”

    梅恪礼轻轻挥手,玄圭悄无声息的落入方圆背后的行囊中。

    “去吧。”

    方圆转头出了借月馆。

    前头不远处有卖马匹的地方。

    允王将城西划为商贾贸易之所,这倒是让方圆好找了许多。

    于是乎白衣快马,直出南门。

    就是马术拙劣了些。

    日子过得快,悠悠半日而过。

    ……

    狐岐城南有座山,唤作玉剑山。

    山高七百丈,耸入云端。

    玉剑门里有仙人,个个青布衣,潇洒极了。

    平日里,附近小镇上的百姓偶尔会仰慕的抬头望去。

    说不准自己的儿子孙子就给那些个神仙给看上了,要带上山去栽培呢?

    今天不同,热火朝天议论一大片。

    有人要去挑宗!

    听说是个读书人,年纪可小!

    进狐岐城两天一夜,闹出了三四件事情来。

    好嘛!

    就是打马而去这小子。

    上山有天梯,梯脚是山门,山门汉白玉,看着就通神。

    山门有两个青布衣弟子驻守。

    远道而来的马蹄声戛然而止。

    方圆想出来一个更简单的说法,梅叔说的那个指名道姓的,不太妥当,别人定是以为来找麻烦。

    白衣少年跳下马,拱手清声。

    “且兰文城姜不器首徒方圆,向玉剑门的朋友讨剑!”

    玉剑山顶坐在论剑台一边高位上的一个青袍人顿时哈哈大笑,周围人不明其意。

    这个便宜侄子,很有几分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