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在淮北种橘树 > 第五十四章 剑斩牌楼

第五十四章 剑斩牌楼

    城主府是一座城池的中心之所在。

    这句话倒不是说位置,而是指其作用。

    狐岐城的城主府尤其如此!

    狐岐城八百年前走出一位坐进文庙的心圣,文风便从此亨通,城外的山上神仙气也不差。

    就如同眼前的牌楼。

    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笔锋苍劲而悠然,很见功力。

    景行行止。

    方圆识得这句诗,书上是有的,自然也能通晓其意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嘛!

    城主派出了他们拦住自己,意思很明显,不愿意讲这个道理。

    或者……不愿意听。

    既然如此,方圆便觉得这座青石牌楼上的“景行行止”这四个字有些埋没了。

    于是方圆再度抽出剑,左手的行意剑气落于剑上,斜斜劈出。

    斩这牌楼,非得老头头儿的剑气才可。

    因为如此才畅快。

    于是在方登城见了鬼的眼神下,青石牌楼轰然倒塌,最后成为地上的一堆碎石。

    镌刻于其上的“景行行止”自然随之崩毁。

    大街两旁的人都被这一连串的巨响从屋里给惊了出来,算是起了个大早。

    所有人看见之后,都是一个表情。

    目瞪口呆。

    狐岐城本地人基本都知道这个传说。

    心圣老爷北上之前,感念狐岐的山灵水秀,以手作刀,留下了一幅书法。

    正是这牌楼上的“景行行止”!

    后来梅氏在诸多偏蛮部落中脱颖而出,建国且兰,出于对心圣老爷的尊重,并未将之作为国都,而是选了东北边的岐都。

    梅氏开国皇帝本想将这牌楼迁到岐都,但却没能做到。

    于是便将狐岐作为了陪都,这“景行行止”牌楼竖立在城主府前头,便是用作警示。

    八百年的时间,世事风云变幻。

    见过心圣挥洒笔墨的那一代狐岐人早已化为尘土,但这牌楼却在日月轮转中岿然不动。

    几乎成了狐岐人的信念之所在。

    凡是蒙童入学,书塾夫子大多会带他们来牌楼下瞻仰一番,为他们讲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诗的含义。满城白衣入且兰,一为孤山寒梅,二为心圣牌楼,甚至后者的原因更多些。

    既是鞭策,也是期望。

    八百年打这座牌楼主意的人不知凡几,但都不出意外的无法撼动其分毫,而且必然不得善终。

    今天却成了一堆碎石。

    对于仍然仗剑而立的那个少年人,比起怒火,他们心里的惊骇要多得多。

    这得有多高的道行!

    方登城是知道这些事的,他虽不是狐岐人,但这个脍炙人口的传说又怎会没听过?

    他年少时不信,还曾偷偷的试过。

    果然重伤而退。

    这是闹哪样?

    同样的,他也知道方圆剑斩牌楼将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甚至于会惊动岐都。

    历代的且兰天子登基之时都要来此地瞻仰圣人遗迹,并虔诚的焚香祷告,如此才能返回岐都坐上天子之位。

    世世代代皆如是。

    这不是泼天的祸事是什么?

    方圆并不知道这些,他只是武陵西南的一个山里少年。

    他朝着碎石之后的城主府高声道:“城主,我叫方圆,是个读书人,原本想来为孤儿寡母讲一桩道理,但是城主不让。我觉得这‘景行行止’四个字于城主而言,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今日斩之,城主若是觉得不妥,可与我出来当场分辨,理越辨越明,只要城主能大过我的道理,方圆愿意赔罪。”

    城主府里。

    穿着大红袍服的王城主只觉得一阵眩晕袭来,眼前忽然天旋地转。

    他的脸色一半铁青,另一半则是雪白。

    旁人都只道这牌楼是圣人所书,意义重大,却不知其中传下来一则谶言。

    他知道。

    每一代狐岐城主都是由天子钦定,必然是了解其内幕的。

    所以他才知道出了多么大的事情。

    他几乎五内俱焚。

    不由得暴躁的寒声道:“滚!”

    这个锅太大了,别说是他这个狐岐城主,整个且兰也找不出一个巴掌的人能接得下来。

    安排这个少年的是梅恪礼那个王八蛋。

    得找他!

    否则,王城主丝毫不怀疑岐都的天子会竭尽暴怒,然后命人南下摘了自己的头颅。

    至于这个少年,从此不关自己的事了。

    爱咋咋地!

    ……

    方圆紧紧皱着眉头。

    他当然听见了城主的话。

    说实在的,他甚至想倚剑而进,与城主讲讲剑上的道理,只是这样不妥。

    他是且兰人,没有杀进城主府找一城城主讨剑的道理。

    他心中一片阴翳。

    没想到这个城主竟会如此……

    该杀!

    在方圆看来,即便是不愿意为那些个穷苦人主持公道也便罢了,总不能纵容山上的剑客任意欺凌吧?

    自己斩了孙云,算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道理接过了这座烂摊子,现在不过是为讲道理而来。

    先有白袍人出剑,再有城主言语不善。

    可还有是非之心?

    方圆不知道哪些人能管这件事,或许先生可以。

    他毕竟是且兰文城的城主,说起话来总是有分量的。

    自己进城主府便罢了,这无妨。但若是如心中所想一般提剑杀之,那便是自己不讲道理了。

    且兰自有王法。

    方圆没有理会四周的人,也没有理会身侧的方登城,眼中满是极少在他身上出现的阴沉,大步离去。

    梅叔说不定有办法。

    他姓梅。

    ……

    城西,千里巷,借月馆。

    梅恪礼已经回来了。

    城主府前发生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

    他手中握着一块鸡蛋大小的玄圭,眼眉之间看不出来在想些什么。

    这件事远远出乎了他的意料,方圆去城主府他并没有反对,甚至有意撺掇,还安排了一些事情。

    所谓的,一是让方圆吃个亏,而后便是幕后的打算了。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方圆竟然会剑斩牌楼。

    更没想到的是,他真个将巍立八百年的心圣牌楼给斩了下来。

    梅恪礼自问是做不到的,那便只有一种可能,方圆的身上有什么自己也没能发觉的东西。

    他将玄圭放在眼前,细细打量过去。

    有两行小字。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心圣牌楼八百年谶言,就落在这方小小的玄圭无事牌上。

    传说牌楼断,谶言生。

    他随麻衣老人学了几十年的相命卜。

    此刻唯有一片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