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在淮北种橘树 > 第十六章 古道同行

第十六章 古道同行

    先生讲过的。

    走江湖难免跟人打交道,有时说不准还要跟山鬼精魅打交道,只要不给别人添麻烦,自然太平无事。若是别人给自己添了麻烦,从心所欲即可。

    方圆不怕自己会给别人添麻烦,这一点他从来都有数。

    当然,更不怕别人给自己添麻烦,若是有道理的麻烦添了也就添了,不妨事,若是觉得没有道理,那就讲道理嘛!

    先生爱讲道理。

    连带着跟着他学了一个月的方圆也开始讲起道理来。

    其实是更有底气了些。

    换做以前,方圆说不准就要内心惴惴,但如今身上穿着白衣,腰间有剑。

    先生说得果然对极了。

    在村里还没觉得,一旦走出来,还是手里有剑才有讲道理的底气。

    因此,即便面对着这位姐姐的注视,方圆依旧平和沉静。

    女子的笑很动人,无关乎男女之情,方圆还不太懂这个,只是觉得她很和善。

    “小剑客,你这是要到哪儿去?”

    方圆报以微笑,道:“我要去文笔峰,且兰文城,姐姐有什么事吗?”

    不独女子,其余的七人同样将视线投了过来。

    且兰文城可不是什么寻常的地方。

    南北天下但凡见过点世面的有谁不知道心行城和儒家读书人。

    这小白衣莫非就是且兰文城的人?

    那可有些了不得!

    女子笑得更和煦了些。

    儒家读书人多佩剑,剑术往往不下于学问。

    “小剑客,我们也往东去,要路过武陵郡城,同行如何?”

    方圆思考了许久,还是缓缓摇头。

    其实跟着商旅走能更快,同时还可以了解到许多事。

    但没奈何,他不仅要赶路,还要练剑桩、念书,这就会给别人带来一些麻烦了。

    方圆并不想尝试这种事。

    女子轻点臻首,脸色颇有些遗憾,但从面前的小白衣眼中,她看出了坚定。

    她从马车里取出一个酒葫芦丢给方圆,里面灌的是米酒,行路解乏最是合适。

    “既然这样,我就不勉强了,一壶米酒,值不得几个钱,小剑客莫要推辞,说不定我们以后还会再见。”

    方圆稳稳地接住大葫芦,从腰间的钱兜子里摸出五枚枚小刀钱,丢给女子。

    葫芦做得还挺精致,上了朱红大漆,看上去颇有些古色古香的味道,方圆念书识字后挺喜欢这一类东西。

    “多谢姐姐,不过方圆不喜欠人,五枚小刀钱不知够不够?”

    女子好笑的打量着他,道:“方圆小剑客,一葫芦米酒两枚小刀钱就够了。”

    方圆拱手道:“剩下三枚买这葫芦如何?”

    女子有些愕然,这个葫芦本就是顺手送他的,其实值不得几个钱。

    “方圆小剑客,这葫芦可不值这么多钱,你还是收回去……”

    方圆微微躬身,道:“葫芦本身不值,可我喜欢便值了,姐姐的好意也是值的。”

    平日里能言善辩的女子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方圆将葫芦背在身后,拱手作别,连鞘长剑在手中舞成剑桩,一步一个脚印,落在雪地中,愈行愈远。

    前方书声琅琅。

    商旅里的人面面相觑。

    好古怪的小白衣!

    唯有女子的眼中有笑意。

    这小剑客还是可以一起同行的,慢些也无妨。

    女子轻移莲步跟了上去。

    “方圆小剑客这是练剑?”

    方圆停下剑桩,侧过头道:“是练剑,姐姐还有事?”

    女子笑道:“你是因为要练剑,赶路速度很慢才拒绝与我的车队同行,是吗?”

    方圆点了点头,道:“我要一个月才能到文城,会拖慢姐姐的路程。”

    女子纤长的手掌轻轻合拍,道:“其实无妨的,商旅前进总会遇到各种麻烦,本就走得不快,再说小剑客或许能帮我们一些忙,就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方圆虽然未经世事,但有许多事情还是知道的。

    “姐姐怕遇到山贼?”

    女子摇头道:“山贼是小事,给些财物便罢了,若是遇到凶恶的妖物,那才是大麻烦。”

    方圆应下了邀约。

    剑要在路上练,道理要同人讲。

    若是自己没有添麻烦,他倒是愿意同行,读书人的道理不在嘴上更不在书上,而是在身体力行之中。

    “姐姐,我的剑术练得不算好,未必帮得上忙。”

    女子竖起了大拇指,道:“剑术姐姐不懂的,但我觉得你的书已经念得极好了。”

    方圆羞涩地挠了挠头。

    女子对这个长得不算好看的小白衣很有好感。

    与各色商人接触的她很少见到这样朴实的少年读书人。

    “下面我们要一起走一个月的路,认识一下,姐姐叫陈青,是这支商旅的老大,我就叫你方圆弟弟吧。你跟我们走一块儿可能会摊上麻烦,姐姐付你钱,就当保护姐姐的报酬,怎么样?”

    方圆正色道:“姐姐,读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些事是不需要报酬的,我只是为了讲自己的道理。”

    女子饶有趣味的道:“那姐姐怎么好意思?”

    方圆拧着眉头想了半晌,才道:“姐姐管饭就行。”

    女子银铃般的笑声在白雪古道上悠扬。

    心亦如白雪。

    “陈红,陈紫,方圆弟弟接下来与我们同行,过来大家认个脸。”

    另外两名女子应声走了上来,两女都听见了姐姐的笑声,正在好奇他们在说些什么,便听到了呼唤。

    陈红、陈紫两位姑娘跟姐姐陈青长得颇为相似,鹅蛋脸,小琼鼻,淡施脂粉,眉毛弯弯,其实她们的长相更像邻家姐姐而非一支商旅的领队。

    她们很好认,披着的白皮裘下都穿着跟自己名字中颜色一样的长裙。

    方圆拱手见礼道:“见过两位姐姐。”

    陈青的两个妹妹比起她要活泼得多,因为年纪小一些,陈青很少会让她们接触商人间的尔虞,故此都还不算成熟。

    相比之下,黑黑瘦瘦的方圆看上去反而稳重些。

    陈红与陈紫环绕在方圆的身侧,打量着他手上的剑。

    苍青长剑很漂亮,即便藏在剑鞘中也看得出来。

    天性爱美的两女当然想要一睹为快。

    “方圆弟弟,能不能让我们试试你的剑?”

    方圆有些为难。

    并不是不愿,而是作为少年游的主人,他知道这柄剑的分量,他吃下蛟龙胆之前也未必能如臂指使。

    陈青在商旅中接手过的宝剑不在少数,但像少年游这样的剑还是以一次见到。

    她也想一睹风采。

    “方圆弟弟,要是方便就给她们看看吧,若是不方便就算了。”

    “姐姐,我的剑有些重,姐姐们恐怕试不动。”

    陈红年纪最小,性格也最是泼辣,三姐妹中也唯有她学了一些剑术,她拍着胸脯道:“我来,我还不信了。”

    方圆略微迟疑的将剑递了过去。

    陈红信心满满的双手接过剑,下一刻,双手居然猛地下沉,连带着纤瘦的身体也向前倒去,还好方圆眼疾手快的弯腰接过掉落的少年游,而后一只手手背抵住了陈红的香肩,这才没让陈红出丑。

    三姐妹连带着不远处的五个男子都大惊失色。

    这柄看上去纤细的长剑竟然有这种分量!

    尤其是陈青,她是最清楚不过的,三妹的力量并不小,由于练过剑术,她的臂力甚至可以与一些体质较弱的男子媲美。

    可却丝毫阻滞不住此剑掉落的趋势。

    这无疑是一柄稀世宝剑。

    更可惊的是方圆,宝剑在这个小白衣手中竟然举重若轻,如同无物。

    站稳身形的陈红面色惊骇,她亲手接过这柄剑,才知道其中的奥秘,不仅重,而且冰寒彻骨。

    只是这一点方圆自己都不知道。

    陈红放弃了持剑一观的想法,退而求其次道:“方圆弟弟,能不能出鞘让姐姐看一眼,求你了!”

    她练剑,更爱剑,遇上这样的宝剑不能鉴赏便是最大的遗憾。

    方圆刚要拔剑出鞘,陈青却按住了他的手。

    “陈红,名剑有灵,岂可亵玩?”

    接着陈青朝妹妹打了个眼色。

    陈红才恍然大悟,连忙道:“姐姐,是我错了,方圆弟弟,对不起。”

    唯有方圆茫茫然。

    但手背被陈青的手挡下,便也没有拔剑出鞘。

    不远处。

    五人中的两个青年男子对视而望,眼中震惊不已。

    这两位青年是陈青从一个小门派请来的剑客,专门护卫商旅之用。

    另外三人俱是中年人,乃是在商旅中待了几十年的老人。

    陈青拢了拢裘子,似是感到寒冷。

    “陈紫,陈红,天儿有些冷,我们进马车里吧,不要打扰弟弟练剑。”

    “山叔,我们启程吧,车队跟在弟弟身后便可。”

    那边的一个中年人应了一声,来到第一辆马车前驾车。

    两个青年人则是上了第二辆马车。

    陈青上车前,素手轻轻掂量了一番方圆身上薄薄的儒家白衣,柔声道:“弟弟,这大雪天穿这么些可不行,练剑时无妨,坐下来最易着凉,一会儿来姐姐的马车上,我给你取一件裘子。”

    方圆讷讷道:“姐姐,我不冷的。”

    陈青嗔怪的瞪了他一眼。

    好嘛!

    不敢说话了。

    方圆只得点头。

    陈青这才满意的拉下车帘。

    方圆一步一个剑桩,一剑又一剑,汗水一滴又一滴。

    皆为底气厚那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