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诸天以剑为道 > 第十七章.武道硕果

第十七章.武道硕果

    江南贪腐案告破,引起的震动很大。所有参与贪腐的四品官员,皆要押送皇城于三司受审。其实结局早已注定,只不过是先死,还是后死的问题。

    押送的囚车离开扬州时,百姓们纷纷聚集唾骂,扔菜叶,扔石头,什么都有。

    若不是有衙役在旁,只怕冲上去杀人都有。

    不说其他王朝,百姓过的如何富足。至少在大明朝执政天下时,百姓们是最有骨气的,这是明太祖和明成祖赋予百姓的血脉印记。

    逍遥站在客栈的二楼上,燕飞和明显跟在其身后。远远看着车队离开的背影,眼神悠远的逍遥叹息道:“这又是何必呢?好歹也是执政地方的封疆大吏,要那么多的钱财有什么用。回到皇城不止要受折磨,日后必然是遗臭万年。”

    逍遥撇了撇身后的两人,神情和言语感慨的道:“你们两人日后也要为政地方,今日孤送你们一句话。”

    “请王上训诫!”

    逍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人做事就算七分想着自己,也得有两分替朝廷想想,还有一分想着百姓。能做到如此程度,就算不能千古留名,至少也是个被百姓惦记的好官。”

    “谨遵王上教诲!”

    燕飞日后要执掌蜀地,共计二十四府的军政藩务。明显如今执掌江南三千锦衣卫,更是当今皇上倍受倚重的心腹,两人说是前程似锦绝不为过。

    逍遥刚刚说的这番话,既是对他们的提点,亦是对他们的训诫警醒。

    官,不好当,尤其是各种诱惑摆在眼前的时候。

    大明朝的官,更是不好当,天子与百姓共天下更是无情击破天下读书人的“梦想”。

    “走了!”

    就在燕飞和明显暗暗沉思,心中细细品味这番话,心中感慨万千而似有所悟时。逍遥背着左手而摇动着右手,身影潇洒却不见留恋的离开,只给燕飞和明显留下好似旭日东升的般的背影。

    …

    …

    “叮,宿主有效打击江南贪腐之势,成功压制明朝越演越烈的朋党之争,恭喜宿主获得本世界一成气运!”

    无形的力量加持肉身,体魄好似浸泡于温水内,那种舒适温和的感觉极为舒爽。原本这些时日的修行,加上与钟镇交手后的感悟,封锁后天四重境界的无形禁锢好像瞬间溃散。

    这就是气运加身的涛涛大势,逍遥却极力压制这种破镜的欲望和诱惑,将自身功力和境界牢牢压制在半步后天五重的境界。

    能破境却不破境,足以说明逍遥的意志,对于武学有何等执着的追求。

    …

    …

    冲虚曾对逍遥说过,希望他多走两步,积累更多的基础和底蕴,这样未来的路才能走的更顺畅。

    当年因为魔教举教攻杀武当,老辈的武当宿老尽皆战死,就连祖师的武学手稿和真武剑也被抢走,此事当年在江湖上闹得沸沸扬扬,亦被武当视为三百年最可耻的侮辱。

    当年为重整武当声望,冲虚等人急于突破境界。导致根基虚浮薄弱,虽然后来借太极神意重修,奈何底蕴消耗成空已成事实,冲虚等人终生无法窥视武道至高的玄奥。

    此事终为遗憾,当年冲虚见到天资聪颖的逍遥,似乎心中重燃窥视武道至高的欲望。为了不让逍遥重蹈覆辙,极力压制逍遥苦修数年,为其重塑体魄根基和武道信念。

    可以说今时今日的逍遥,完全是冲虚等师兄弟,不惜余力培养教导的硕果!

    紫阳真气似如被驯服的烈马,逍遥对真气多了几分掌控,少了几分体魄桎梏的封锁。仅仅只是一成的气运加持,至少让逍遥省下三年的苦修。

    …

    …

    河南没有江南的锦绣繁华,但土地肥沃却给人厚重之感。刚刚得到锦衣卫的消息,知道嵩山剑派召开武林大会,号召江湖同道比武较技,共商江湖未来十年的大势。

    当那代表身份的英雄贴被送出时,少林和武当立时答应纷纷响应参加,原本还较为平静的江湖顿时掀起滔天波澜。

    随后不止五岳剑派参与,就连稍逊五岳剑派的青城派也答应了。

    此时江湖上的散修和小门派,或抱着扬名心思,或者为了看热闹,亦或者为日后吹嘘的资本,纷纷朝着河南之地赶来。

    就连听到消息后,魔教亦是蠢蠢欲动。如今的武林就像原本平静湖水,被投入石子后泛起层层叠嶂的涟漪。

    一时间河南之地风起云涌,官道上随处可见佩戴兵刃的江湖人士。

    原本孤身游历江湖,以图增广见闻的逍遥。知道有这样的热闹,师兄们也在前往嵩山,也顺势顺着“人流”来到河南之地。

    左冷禅的这番心思,连不善思虑的冲量都能猜到,逍遥岂能不明白他的举动。无非就是借江湖大势,还有武当同为江湖门派的情义,试图压迫主持江南贪腐案的逍遥不便问罪而已。

    逍遥本就没想大动干戈,拿走赤威镖局的生意已示惩戒,算是揭过此事不在追究。没想到多思多虑的左冷禅,反而借此机会做一石二鸟的计划。

    不过也难免左冷禅多想,毕竟逍遥屠杀赤威镖局满门的血腥决策太过残忍,左冷禅心中认为朝廷会以此镇杀江湖势力。

    虽然看似朝廷不管江湖事,但真要镇杀江湖势力。除了早已表明归顺朝廷的少林和武当,其他门派绝对会被屠杀殆尽,朝廷无非就是元气大伤而已。

    毕竟大明负责戍守皇城的神机营,那些弓弩,火炮和鸟铳可不是闹着玩的。

    武功在高,护体罡气再强,谁能挡得住千军万马。毕竟笑傲江湖不是高武世界,一人破敌千军根本就是在白日做梦。

    …

    …

    “这位少侠跟着我们不知何事,若是有事需要帮忙。我衡山莫大虽然不才,但在江湖上也略有薄名,必定出手相助为难。”

    衡山剑派的掌门,乃是痴心音律的莫大。

    武学上算不得多有成就,但无论是性格,还是做人行事,皆可称为江湖名宿。自他执掌衡山门户,虽然并未“开疆拓土”,但绝对算得上“守成之君”。

    当年魔教十长老和五岳剑派,共聚华山比拼而全部身忘。衡山剑派这么多年未曾衰落,看似多年不掌门派事务的莫大,实则功劳和辛劳皆是挑于己身。

    尤其是他说话的时候,进退有据且知礼而守礼。既没有大包大揽,亦有鼎力相助的情义。先不说这番话有几分真假,但这番话听得却让人心中舒服。

    逍遥道:“早就听闻莫大师兄的音律,乃是当世的名宿乐家,今日听闻果然所言非虚。”

    先前认出莫大先生的逍遥,先前并没有急于现身,只是先行暗中跟随。直到莫大拉起二胡时,听得有些入迷的他,不慎发出异响而漏了行踪。

    逍遥既然打算行走江湖,自然换下尊贵的藩王蟒袍,而是穿着粗布麻衣穿着。就在他话音落下时,少年俊秀的身姿从树林内坦然度步而来。

    眼见逍遥现身,不知其来意的衡山弟子,纷纷拔出佩剑指着他。并未多做解释的逍遥,立时成为被围攻的目标。

    反而是至始至终,神色平静的莫大,闻言摆手示意众弟子收起兵刃,这才对逍遥轻笑着道:“不知这位少侠从何而来。”

    莫大问的是身份,如今河南之地鱼龙混杂。莫大有这份思虑自然合理,就算他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身后那二十多位的衡山弟子考虑。

    莫大在江湖上被敬称为先生,享有“潇湘夜雨”的响亮名号。虽然挣脱名声的束缚后,莫大从不认为自己是大侠。奈何受到门派和正道的约束,他却不得不以“大侠”的身份行事,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前问清楚的好。

    “武当,逍遥!”

    莫大闻言顿时恍然,原来是武当最为神秘的人物:“逍遥师弟缪赞了,莫大只不过偶有所得,哪哪能称得上是名宿乐家。这番话日后流传出去,岂不是让莫大日后羞愧乐理之前。名宿乐家的尊号,师弟日后莫要再提!”

    “师弟若是喜欢乐理,不如坐下听师兄在拉上一曲!”

    “荣幸之至!”

    一老一少,相视一笑,似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逍遥闻言很荣幸,姿态亦是大大方方。堂而皇之的坐下聆听,不见丝毫突兀闯入又跟踪的尴尬。

    莫大亦是慷慨之致,也没有开口多问什么。原本有些剑拔弩张的局面,立时变得极为和谐宁静。

    这番毫不做作,又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早已超越那些沽名钓誉,满心好勇斗武之人,实可谓江湖上真真正正的大侠。

    真正说起来,衡山派的莫大,亦是逍遥在当世最为敬佩的几位人物之一。

    莫大拉的二胡算不得多好,有些人听来甚至感觉极为难听。有时高调的声音,好似战鼓轰鸣般炸耳。有时拉出的沉闷低音,就像身处黑夜时饿鬼在嘶吼。

    穷尽变化之间,听上去感觉心烦意乱的暴躁。

    别说江湖上的那些人,就是很多衡山弟子都不想听,可是面对掌门却又不能多说什么!

    难得逍遥却是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听到精彩之处时,还不时拍击双手附和,给人感觉似乎在享受聆听大道妙音般的愉悦。

    于衡山派弟子诧异的眼神注视下,忘我般沉浸于乐曲中的两人,看上去是如此的诡异,似有别样的和谐之意。

    一曲悄无声息落下后,场面顿时有些宁静无声。

    紫阳真气于体魄内运转寰宇周天,化为无形剑气冲击各个经脉窍穴。当真气毫无阻碍的聚于丹田,逍遥已然毫无阻隔和桎梏,已是根基无比浑厚的后天五重境界。

    逍遥紧闭的双眼,骤然间猛地睁开,神情感慨而又赞叹道:“真是叹为观止,既有春雨润物无声,亦有雷霆万钧的轰鸣。莫大先生拉的不是乐曲,乃是真正的天地自然,难怪那些庸俗之人根本就听不懂。”

    “有眼不识金镶玉,世事无常,莫过于此!”

    “逍遥师弟,这是听懂了,果然是修道练剑的奇才。武当真是好大的运道,居然收得如此天纵之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