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 第三十九章 升米恩,斗米仇

第三十九章 升米恩,斗米仇

    “您觉得咱们双水湾怎么样?”

    在老支书跟陈书婷疑惑不解的注视下,孙向阳问道。

    “穷!”

    没有任何犹豫,老支书脱口而出。

    在整个公社下面七个生产大队中,双水湾绝对是倒数第一的有力竞争者。

    虽然说如今都穷,但那也是能分出一二三高低的。

    双水湾之所以穷,也不是单纯的因为老支书不给力,而是因为这边要啥没啥。

    站在高岗四处望望,连树都找不到几棵。

    每次刮大风,外面都是黄土漫天的景象,出去走一圈,身上的土都能抖下二两来。

    而且,这边除了随大流种地,也没什么可以发展的特色。

    像金家沟,虽然距离双水湾不算远,但人家那里有一口煤井。

    沙坪坝倒也缺水严重,但石头多,那边的石磨石碾子,更是远近闻名。

    别的大队,要么建砖厂,要么地好。

    反观双水湾,那是要啥没啥。

    前两年,老支书倒是召集人,商量着是不是在双水湾也建个砖窑,可合计了半个月,愣是没了下文。

    也不是建不起来,而是双水湾的路难走,缺牲口,烧了砖头,往外拉太困难。

    说白了,就是收获跟付出不对等。

    “怎么?你有什么想法不成?”

    老支书随即就充满期待的问道。

    “我是觉得,既然金家沟那边有煤井,咱们双水湾,难道就什么都没有吗?”

    “煤井?你说咱们双水湾下面也有煤?我就说嘛,咱们双水湾也不比金家沟差,凭什么他们有煤,咱们这里就没有?肯定是前些年来的勘探队看走了眼。”

    这下,老支书彻底来了精神,激动的脚都有点不着地。

    “老支书,您先别着急,双水湾有没有煤,谁也不敢保证,我的意思是,先找一找再说。”

    孙向阳说出自己的想法。

    “还没找?”

    老支书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过来。

    “你是想用寻龙尺找,然后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可万一要是没有呢?

    怎么办?

    而且你也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就算你真找到了,对方能造谣一次,难道还不能造谣第二次?

    还有,你看着村里困难,想帮着大家找条出路,那是大家的福气。

    但不是我泼你冷水。

    我当支书这些年,看得最多的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你现在帮了他们,的确会让他们感激你,但这种感激,能持续多久?

    今后要是再遇到困难了,找到你,你帮还是不帮?

    而且,你又能帮多少?

    你自家还过不过日子了?”

    老支书冷静下来以后,便开始分析着。

    他能把话说到这份上,足以说明他是真的把孙向阳当成了自己人,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

    否则换个势利点的,恐怕孙向阳刚刚出口,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拉着他去找了。

    甚至这跟之前找水还不一样。

    村里没水,大家就只能去远处挑,每天都会浪费不少时间,生产队的活干的就少了。

    并且冬天一旦下雪,路上结冰,就更没法去挑水了。

    所以老支书才会显得迫不及待。

    但要说帮着双水湾发展,那肯定是大好事,他也会举双手,全力支持。

    可问题来了,到底是发展双水湾,让大家日子过好一点重要,还是孙向阳这个人重要?

    当老支书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的心里无疑有了答案。

    他说什么也不会让孙向阳步他爹的后尘。

    毕竟失去了一次,才令人更加懂得珍惜。

    不发展,大家也就这样,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往后难道还活不下去了?

    穷点就穷点,最起码饿不死,渴不死。

    但要是因为某些人的贪婪,自私,伤透了孙向阳的心,甚至出点什么变故,导致孙向阳一家子都搬走了呢?

    以后再遇到这种没了水,甚至一些别的重要问题,谁来解决?

    就算不管别人,说自私点,他还想着等死了以后,让孙向阳帮忙找块风水好的地方埋了。

    当然,这只是他想的最坏的结果,毕竟只要他在一天,肯定不会让人‘欺负’孙向阳。

    但不管如何,这件事情都要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才行,否则他宁愿维持老样子。

    “那您的意思是?”

    孙向阳故作疑惑的问道。

    老支书说的那些道理,他难道不懂吗?

    他爹的例子还摆在那里呢。

    这次的谣言,同样如此。

    但他跟老支书的出发点却不一样。

    老支书觉得,他给的太多会把双水湾的人嘴巴给喂刁,胃口也会越惯越大。

    迟早会造成升米恩斗米仇。

    而孙向阳想要收割经验,就得不断的搞事情,不断的发展双水湾。

    但普通的方法实在见效太慢,所以才想借着谣言的机会搞一搞。

    尽管现在双水湾偏居一隅,巴掌大的地方,穷的尿尿都舍不得跑别人地里。

    但如果双水湾不断的发展壮大,不断吸引外人来落户,像滚雪球一样壮大,未来这里会不会变成双水镇?

    而且三百人,跟三千人,乃至三万人,提供的经验能一样吗?

    到时候他一波就能直接起飞。

    还有,现在游戏面板上,关于他的身份,仍旧是村民。

    是不是这个也能提升?

    以后就是组长,队长,村长?

    那个时候会不会有新的能力?

    虽然这个理想有点远大,不切实际,但梦想,总是要有的。

    万一实现了呢?

    而且去大城市发展,哪有比将自己的老家,根据地发展成一座城市,来的更有成就感?

    山不来就我,我便自己造座山。

    这便是孙向阳知道马上就要恢复高考后,所想到的,以及对自己未来的一些规划。

    高考都要恢复了,那改开还远吗?

    等那春风吹过,才是他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

    毕竟他那游戏系统,太适合发展一个地方了,仿佛就是为了这个量身定做的。

    能够寻找水脉,打出井来。

    换个理解,不就是能够在自己的领地里找到资源吗?

    那么,双水湾到底有没有别的资源?

    但老支书的话,无疑也是有道理的。

    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不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