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218章,微型窃听器(求月票)

第218章,微型窃听器(求月票)

    邱宗岳亲自坐镇,让王公衡等人都盯紧发电厂等各个要害部门,务必确保这次的测试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王公衡他们当然不会敷衍了事,因为他们也听说了振华研究所的事儿。

    否则的话,邱宗岳这位领导不会如此黑脸,跟铁面包公一样。

    陈国华专注着自己的事儿,指挥着各个研究员,各司其职。

    午饭过后,他们就全都来了机房这边。

    再三检查了三遍,确认无误之后,这才终于开始了测试。

    万幸的是,这次的测试,没有任何意外。

    计算机运行良好,就是功耗比预计的稍微多了一丢丢。

    尽管只是一丢丢的变化,也让陈国华脸色微微沉了下来。

    说不得,以后肯定要多多关注这一台计算机。

    要不然,就是再另外制造一台计算机,然后代替这一台计算机了。

    等所有的测试都结束之后,陈国华制止了大家的欢呼声,把这件事告知了邱宗岳。

    “领导,事情大概就是这么一个事情,功耗比原定要高了零点三个百分点,原因就是上午在振华研究所的那次停电导致的”

    “我可以再优化一下软件程序,但无法根治这个问题,因为硬件层面的损害,只能够更换.”

    邱宗岳闻言,也知道这件事很难办。

    原因也简单。

    如果真的要替换的话,那么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一台五亿级别的计算机,制造成本可不低。

    尽管为了蘑菇蛋科研项目,这一切的损失,都是值得的。

    可不代表要造成资源的浪费。

    这可不是去年的那些千万层次的计算机,不仅可以很多部门使用,也可以交给大学使用。

    五亿级别的计算机,太贵了,就算是大学也未必用得起啊。

    何况,拿五亿级别的计算机来教学?

    哪个败家子敢这么搞?

    然而,如果不进行硬件更替,又很容易因此诱发计算机的其他意外情况,甚至缩短计算机的寿命。

    要知道,这可是供应蘑菇蛋项目,以及之后的氢弹、核潜艇、航空工业等其他项目的超级计算机。

    一旦计算机出事,得多耽误事啊?

    “造!”

    想了想,邱宗岳沉声说道:

    “国华,你务必找到具体哪些零部件需要进行更换,然后替换掉这些损坏的零部件.”

    “至于替换下来的零部件,就交给其他项目使用吧。”

    陈国华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事情很多,但这本来就是他的工作。

    有了领导的首肯,振华研究所又开始进行制造工作。

    这一次,当然是再熟悉一次制造工艺了。

    跟着大家一起制造这些零部件的还有来自107工厂、985工厂、5341工厂等兄弟单位的研究员。

    他们本来也需要进行技术更新。

    光刻机也好,离子注入设备也罢,这些芯片制造、计算机部件制造过程,有很多技术都没有写在手册或者讲义上面的。

    只能够在实验室里面,由陈国华传授给到薛晋权、姚诗琼他们,然后等他们掌握之后,再传授给107工厂他们这些单位的研究员。

    其实,这个也是陈国华建立起来的技术封锁的第二道防线。

    很多技术和知识,并不是可以直接在技术资料上面写出来的。

    陈国华自己也是观看了他大脑的生物硬盘里的视频,才知道这些区别的。

    原时空历史上,莫斯科在半导体工业领域,一直都无法追赶上北美,便是这个原因。

    加上莫斯科的军方过度干预半导体工厂,限制了研发人员的发挥,以及他们都十分依赖军用客户,根本没有民用市场的支撑,少了竞争。

    所以他们想着用复制粘贴的仿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以此来赶超北美,几乎成为了奢望。

    毕竟,根据原时空的摩尔定律,每两年左右,芯片内置的晶体管数量就会翻一番,计算机运算速度就会翻一倍。

    种种原因之下,莫斯科的半导体工业,被人家北美彻底甩在了身后。

    而在这个时空,别说莫斯科了,就算是北美想要追赶上振华研究所,呵呵,根本不可能!

    花了一周多的时间,陈国华他们又再次造了一台五亿级别的超级计算机出来。

    并且也成功完成了检测。

    交付给物理研究所二部之后,陈国华就领着薛晋权他们,再次投入到了十亿级别的计算机研制工作当中。

    然而,这个时候,邱宗岳却又带了一位领导过来。

    领导的名字叫项立强,具体来自什么部门,邱宗岳并没有介绍。

    只不过,陈国华在听完对方的技术研发要求之后,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猜测。

    对方咨询陈国华,能否研制出只有火柴盒大小的窃听器,甚至是比这个更小的窃听器?

    听到这里的时候,陈国华思考片刻,然后道:

    “我可以做到,甚至比火柴盒更小,大概就是成年女性一截食指大小,甚至还有极光窃听器、数据窃听器、米粒大小窃听器等等,不过.”

    此话一出,邱宗岳和项立强两人都十分惊讶。

    后者也是来振华研究所这边试一试,却没有想到陈国华居然如此自信。

    并且,米粒大小是多小?

    简直是无法想象啊。

    “陈国华同志,你确定真的可以做到吗?你有什么条件?”

    项立强压抑着惊喜,沉声问道。

    作为一名相关部门的领导,项立强的养气功夫可比邱宗岳强多了。

    陈国华点点头,道:

    “是的,领导,我可以保证能够做到,因为我们能够拿出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而这样的窃听器,呵呵,技术原理是很简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