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的成道生涯 > 第1章 初来乍到

第1章 初来乍到

    睡梦中的旻(min)科恍惚间如同走上了云端,继而又猛然下坠,骤然间感觉好似要跌落床下,心中一紧,一下清醒过来。

    天光大亮,陌生的地方。

    平复心情,他又躺了回去,庄生晓梦,这是穿越了?

    仔细打量,入眼是古朴的顶棚,山字形起脊,粗细不一的椽子托起芦苇编就的顶笆,部分椽子不能一根到墙,中间还有接续,旻科估计有些椽子可能是榆木,明显有虫蛀的痕迹。

    两条大梁倒是挺不错,应该是百年以上的松柏,非常让人有安全感。

    触手及墙,嗯,是厚重的青砖,扫视四周,家什不多,房子进深该在五米左右,左右宽可九到十米,檐墙高该三米,山墙可有四米五。窗子上糊着窗纸,抻的平平展展,美中不足之处在于窗纸白中有些泛黄,显然制纸的工艺有待提升。

    虽说还未从屋外打量,旻科敢判断,应该是中式传统的三间大瓦房。

    按照传统中式布局,院里应该还有西屋两间,东屋一到两间。作用来说,西屋一般住的长辈,东屋一般用作小辈的房间,当然,这是讲究的,不讲究的,东屋可做厨房。

    看过远处,看近处,老蓝粗布的被褥,许是用的时间不短,到没有粗粝的感觉,上手揣摩,里面套的棉絮,用料充足,足够御寒。

    褥子下面垫了厚厚一层麦草,扒拉一下,足有二十厘米,再往下,是三十厘米绒草和细柴,再往下是垫底的木头和椽子,并无床板。

    嗯,如此看来,身下睡得竟是七八十厘米高的“地铺”,论及保暖性,还真就远超薄板下空荡荡的木床。结合四周来看,并非是置办不起,而是主动的选择。

    看自己,身上还穿着白棉布的底衣,看来还是个讲究人。床尾放着衣服,还有一个小布袋,打开一看,有成串的铜币,看年号,叫做“天泰”

    起身穿衣,右祍斜襟的青布棉衫,并没有太过复杂,稍稍研究一下就明白了。唯一不愉的是头发,旻科平时头发从来没有超过五厘米过,但凡长及耳朵,必然心烦意乱,如今长发及腰,简直要了命了。

    没奈何,初来乍到,还是不要太特立独行,不论当世流行什么发型,此身既然长发如鬃,自然有他的道理,铺旁的小柜里倒是放着几顶不同的头冠,奈何旻科不会挽髻。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忌讳,就好像古代女子不同的发髻代表不同的身份,若是弄错了,反倒不美。

    索性,也不扎了,直接披散着头发,即便有人诧异,最多被人说不修边幅,也好过突然扎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不知道的东西还好,就怕挽出个太监或是已婚妇女的发髻,那还不被人说成变态!

    起身叠被,启扉出屋。

    一股冷气扑面而来,看天高叶枯,应该是深秋初冬时节。

    走到院里,四下走动,果然不出所料,东西两侧各有配房,绕过堂屋向后,竟然还有后院,后院里有柴房,有茅厕,出乎意料的竟然还有牛屋和水井。

    隔着窗子能听到屋内的动静,还有偶尔的低哞,显然里面是有牛的。

    嘿,还挺殷实。

    井上有亭,井口有盖,井边的辘轳紧紧缠绕着井绳,打开盖子往下看,水面距离井口很近,约莫七八米的样子,将木桶续下去,绞上一桶水来,尝一下,不错,很清冽,无异味。

    往牛屋去看,竟是一头青牛,并非是旻科先前所猜测的黄牛。青牛并无缰绳栓住,见主人开门进来,低哞一声,由卧位站起,伸头亲昵的来蹭旻科的手背。

    卧着还不显,这时看去,青牛的肩高与旻科肩头相等,估摸着得有一米六,身长估计在两米五开外,体重估计得在半吨以上。

    大牛,健壮。

    往牛槽里填了困干草,又往上撒了两捧细料,估计是麦麸和豆面的混合物,旁边的储藏格里还有不少。牛屋里没有看到犁耙,倒是有一架篷车。

    看来这大青牛并非是使役的劳力,倒多半是出行的坐骑。

    后院巡视完毕,转身还回前院。

    先往西屋门外站定,虽说可能性不大,还是叩了叩门,以防屋里有人。

    轻敲几下,如是者再三,确认屋里无人回应,旻科推门进入。

    放眼望去,屋里倒有不少东西,粗略归类一下,有木料,有金属,有皮革。

    嘿,爱好还挺广泛!

    如此看来,东屋应该是书房了。

    回身往东去,果然如旻科所料,东屋靠北紧邻正房的一间正是书房,只有不足四米见方的样子,估计就是所谓的“丈室”。

    书房不大,物什俱全,桌椅不少,文房四宝齐备。

    隔壁靠近院门的一间正是厨房,大小与书房等同。往几个瓮里看,有米有面,椽子的垂钩上,还挂着腊肉。

    生活不错。

    总体来说,此身家境说不上富贵,但绝对不能说贫寒。

    别的不说,单说自己后院能有一口甜水井,这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有的。

    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撅一口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普通两三百人的村子可能都没有两三口井,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全村合用一口井的!

    再说耕牛,那更是宝贝蛋,旻科根据环境,推测此地应该地处类似于黄河流域的北方,此地常见的耕牛,应为黄牛,而后院的青牛分明是水牛样貌。

    水牛,车架,不见耕犁,原身很大可能性是从其他地方迁来的。

    站在院中听不到外面人声,说明邻居都离得挺远。

    一般来说,同一个村子大多同姓,相对来说比较团结和睦,并墙而居者多,像这种离得几十米开外的很少见,原身是刚迁来不久的可能性更大了。

    “离乡背井,离群索居?

    原身这是有事儿啊!

    具体什么情况,以后再说,但是这个开局,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利的!”

    旻科盘算了一下,原身条件不错,短时间不用为生活所迫,各种人际关系应该不会太复杂,露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眼看太阳升起,旻科正考虑启动锅灶,熬上一碗米粥祭奠五脏庙,忽闻大门外有人叩门。

    “先生,先生,我是毛蛋……呃……我是刘麦,我是刘麦,我家今早蒸了包子,爷爷让我给您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