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明有道 > 书信

书信

    京城皇宫御花园,宣德坐在凉亭石椅上,石桌上摆着膳食,清淡却可见其精致:冬笋香汤,桂花糕,雪莲羹以及各种珍惜蔬果。

    突然一只纸雨雀飞至宣德面前,自动展开,宣德扫了一眼,起身吩咐:“下去吧。”

    小太监会意摆好膳食退去。

    宣德倒了两杯热茶其一推至对桌,白影一闪,衣袂翻飞的木依雪落座端茶浅啜:“多谢陛下赐茶。”说看衣袖滑出一封信放于桌上,“北境有变。”

    宣德面色如常拆开密信细细阅读,读罢,以灵气点燃信纸,挥去飞灰:“大同宣府各有一位三品国公坐镇,两城也有守城大阵点虽不如京城的守护大阵,但也不是那群蛮子可以轻易破解的。阳和还有一万禁军,可以随时驰援,北境无恙。”

    木依雪摇了摇头。“陛下难道忘了长白的七品妖修,您不可能不知道他们体内藏着什么。”顿了顿,“我需坐镇中原恐南方有变,陛下不宜移驾边疆。我已与李阁主商议,若北境战事起他会赴边关,攻杀之术他或有不及,守城方面他的毒或许比我更合适。”

    宣德手指敲击着桌面颔首会意。

    “秦公子年少有为如此年纪便已七品境,后生可畏呐。”

    甲板之上,秦有道听到了苍劲的声音,回身抱拳:“于大人,唤我无忧,这声’秦公子‘无忧担待不起呐。”

    和兵部侍郎搞好关系还是有必要滴…..

    于谦行至船舷边,负手而立与秦有道并肩,秦有道赶忙退后一步

    于谦看了秦有道一眼,点了点头:“嗯,秦尚书能有你这么出色的儿子还真是虎父无犬子呐。”

    秦有道拘谨地摇头:“与真正地才子相比我也只是一个小人物罢了。”而后不经意地找了个话题:“于大人,此次前往为何不行陆路,京城离乐安并不算远。

    于谦眺望东南方:“此次出巡是调查汉王是否有异,只去乐安就太敷衍,一叶障目,有负圣意,”顿了顿继续道:“京杭大运河乃是南北槽运要道,汉王若真有异心,两方面一:西取济南城,二:南下攻南京,无论如何京杭大运河都是糟运要道。此行经过数座重镇。再过一日便至大名府,此乃会通河与京杭运河重要转运地,漕运是该地重要收入,出巡队伍除了去乐安外沿途布政使司和漕运衙门也是调查对象,你也是队位一员理应知道这些。”

    也就是说,如果朱高煦要造反,沿河的漕运重镇也是目标,不对啊,历史上的汉王没那聪明啊,宣德和诸公多虑了吧?

    “于大人所言极是,但当地漕运衙门和布政使司肯配合吗?就算他们配合,卫所也不一定会接受调查。”秦有道虚心求教。

    于谦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无忧当真少年英杰,这一点本官本也忧虑,陛下文书只是和本官三品头街只能压布政使司那帮读书人,卫所的粗鄙之人可不会管这些,但如今看来无虑了。”说看向船舱

    秦有道的心里一动“杨师兄和易师姐?“

    “嗯,当兵的只服拳头打服他们什么都好说!“于谦笑了笑,回去休息吧船上颠跛,小心为上…”说着回了船舱。

    大人于谦对我似乎很器重,字里行间都是点拨之意,我也要抱紧这根大腿,未来或许有求于人。大名府是座主城,人口稠密,线索必然有不少。

    嗯…大城市,教坊司的规模应该不小,南方的姑娘应该更水灵,吴音软软惹人怜呐,嘿,跟杨师兄商量下出行细节!

    正想着,从怀里摸出一封信,拆开封皮抖手滑出一封信和一个香囊

    秦有道先细细端详了香囊,而后展开信,娟秀的字体映入眼中

    秦公子,别来无恙:

    本想过了秋收再请公子到府上小聚片刻,上次与公子的交谈,本宫甚是快意,不曾想父皇说你去了乐安,随于大人出巡,恐冬至后才能归来,善,男儿本志在四方,本宫身为一国公主也应为大明培养人才提供助力,只是此行或许并不风平浪静,秦公子小心为上。香囊中是一枚聚灵丹,对灵识大有裨益,本是父皇前几日赏赐于我,本宫觉得秦公子可能更需要它,将来公子成才上九霄,本宫也算拥伯乐之功。对否?秦公子,万事小心、盼君早日归来。

    欧阳书

    宣德十八年十月初五

    秦有道折好信纸,收入信封,从香囊摸出玉瓶,凑在鼻间轻嗅,清香扑鼻,顿感神清气爽,灵识受到些许滋养,好东西啊!

    信是今日出府前欧阳府上的侍卫送到秦府的,欧阳已经返回皇宫来只能让侍卫送信。秦有道火急火燎一早上,此时才有机会阅信

    欧阳殿下对我恩重如山呐,也不知陛下知道此事做何感想。我会死得很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