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靖康之变 > 第六十一章 血洒疆场

第六十一章 血洒疆场

    金寇攻占汴京后,大肆抢掠烧杀,整个汴京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不仅如此,金寇还扶持张邦昌为傀儡,组织起伪政权。张逆和金寇狼狈为奸,时常派人骚扰周边百姓,民不聊生。更有甚者,张逆将忠义军视为“眼中钉”,时刻将之想除掉。

    近日来,完可塔派了一大批金寇和张逆军来虎头山一带活动。

    忠义军为了打击张逆和金寇,决定大举出击。

    为此,李翰林找来了刘忠孝、“第一刀“和”草山飞”来商议。

    “二当家的,这次兵力如何部署?”

    “以我之见,可以这样……”

    “不行,这样太冒险了,我们可以这样。”“第一刀”和“草上飞”的方案是,由李翰林帅一部分人,直接进攻地敌军的主力;“第一刀”和“草上飞”率领一支力量攻击敌军左侧,刘忠孝率领一支攻击敌军的右侧。到时候,左右两侧在关键的时候配合主力作战。

    对于这样的部署,李翰林并没有异议,他觉得,自己是忠义军的大当家的,就应该起到主力作用;而刘忠孝总觉得这有些不妥。他曾提出自己承担主力,但是遭到“第一刀”和“草上飞”的发对。

    李翰林碍于兄弟情义,也就同意了“第一刀”和“草上飞”的方案。

    忠义军出了城,很快与城外的敌军交上了火。战役一开始,敌军把重力压在了主力方面。而正面应敌的是李翰林部。双方发生剧烈交火,伤亡都很惨重。经过几轮攻击,李翰林部没有打垮敌军,反倒是金寇和张逆形成包围之势。

    李翰林命令弟兄出击了数次,可是,敌军的威胁始终没有被解除。这样下去,对忠义军很不利。

    “大当家的,我们还是撤吧,否则,我们将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可能,”部下建议到。

    “不可后撤,在坚持一会,三当家的和二当家的就会来增援我们。”

    随即,忠义军又同敌军展开了厮杀。敌人越来越多。形势万分危急。

    “大当家的,我们赶快撤吧,”

    “不,再等一会。”

    就在李翰林和敌军激烈交火的时候,刘忠孝部也被敌人咬住。

    刘忠孝一连冲杀了几次,可是,没有改变被动的局面,部下伤亡越来越大。

    此时,刘忠孝心里焦急万分,他知道,大当家的那里肯定遇到了大麻烦,可他不能去援助他。他感到十分揪心。他心里在想,应该尽快结束战斗,不能让敌人把自己拖在这里。

    然而,“第一刀”和“草上飞”那里压力最小,敌军仅派了小股力量。很快,敌军被打败,战线被撕开。

    “三当家的,战斗行将结束,我们尽快援助打电脑管家的?”“草上飞”催促道。

    “慌什么,小弟不必惊慌,先让我们这位大哥和敌军厮杀一会,然后我们再……”“第一刀”奸笑道。

    李翰林左等右等,始终没有见到援军,他率部孤军奋战。众多金军包围了李翰林。

    忠义军誓死拼杀,可是,突围始终没有成功。双方死伤异常惨重。

    “弟兄们,为我们死去的爹娘姐妹报仇,杀呀,把这些金贼赶出去!”李翰林不断鼓舞士气。尽管忠义军誓死突围,但是,最终还是由于寡不敌众,李翰林率领的士卒许多都已战死,最后仅剩下了切身的几个侍卫。金寇步步紧逼,他们把李翰林等几个人团团围住。几个侍卫还在抵抗,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大当家的生命安全。侍卫们一一倒下了,战场上只剩下了李翰林一个人。

    “抓活的!”

    金寇围了上来,这时,李翰林挥起佩剑,仰起头,面对苍天,大笑起来:“老天爷,你为何见死不救,难道你就愿意看到我这样的下场吗?忠义军的弟兄们,对不起了,大哥我先走一步了!”说完,李翰林拔剑自刎了……李翰林如此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令在场的金寇士卒将领为之震撼……

    就在刚才这惨烈的一幕发生后不久,刘忠孝在打退了金寇围剿后,立刻向李翰林方向赶来。

    可是,一切都完了。看到战场上,横尸遍野、硝烟弥漫,刘忠孝就觉得没有什么好事,似乎感觉到了一种不祥征兆。果不其然,他果然发现大当家的已经不见踪影。

    “大当家的哪里?难道是?”刘忠孝不敢多想。

    “追击金寇!”刘忠孝向忠义军发出了战斗的号角。

    很快,金寇的包围被打破。忠义军反败为胜,不但打败了金寇,而且忠义军控制了战役的主动权。

    “一定要救出大当家的!”

    刘忠孝搜寻了整个战场,就是没有发现李翰林任何迹象。突然,他们发现了一名奄奄一息的忠义军士卒。

    “小兄弟,醒醒。”刘忠孝抱起士卒。接着又给士卒拿来了水。“多喝点,多喝点.”

    喝完水,士卒慢慢地苏醒了过来。

    “小兄弟,你知道大当家的去了哪里?”刘忠孝问道。

    “回二当家的,大当家的已经……”

    听到“已经”两个字,刘忠孝就知道了一切。他四处寻找。

    “一定要找到大当家的遗体。”

    士卒们开始挨个搜索。就在这时,一位士卒发现了一具遗体。他十分兴奋。“二当家的,快来看,这里有一具尸体,很像大当家的。”

    刘忠孝连忙过去看了看,经过仔细辨认,发现此人与大当家的尽管相似,但是,还是差距比较大。他感到有点失意,让大家继续找。就在搜寻快要终结的时候,刘红琴发现了一具尸体。

    “二当家的,快来看!”刘忠孝走进一看,这具尸体的确和大当家的很相像。但是,由于血肉模糊,实在是难以确认。

    “你敢确认吗?”刘忠孝问道。

    “敢,大当家的左耳后有一颗大猴子,”刘红琴解释道。刘忠孝看了看,的确如此。刘忠孝在完全确认后,然后把李翰林的遗体带回了虎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