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武纪 > 第四百九十五章 飞熊

第四百九十五章 飞熊

    姜黎真的没有说谎,毕竟这个时代,与他记忆中的商周只是类似,细节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他的记忆里,姬旦确实厉害,但在这个世界就不一定了。所以,为防自己猜测失误,姜黎闲着无聊的时候,真的用先天八卦算了姬旦好久。

    说到底,姬旦就算未来再厉害,那也是未来,不是现在。因此,姜黎真要铁了心的算他,还是能算出不少东西的。

    圣人之姿,这就是姜黎用先天八卦算出的结果,姬旦就如他记忆中那般优秀,只是暂时还没有展露出来。

    “先天八卦!”

    听到姜黎这么说,西伯侯心中再无怀疑。他是推演一道的大家,岂会不知先天八卦的厉害。

    那可是天下第一推演神通,连仙道太上道祖的先天神算,都要稍逊其一筹。

    姜黎既然觉醒了羲皇血脉,那他在先天八卦上的造诣,必然已至登峰造极的境界。这种情况下,他推演出的结果,岂能有假?

    “黎侯之际遇,当真令人羡慕,若老朽也能觉醒羲皇血脉,习得先天八卦,今日也不会落得这般下场了。”

    莫名的,西伯侯感慨出声。他不惜冒着天道反噬的危险,也要天天卜算,目的还不是为了修成先天八卦。

    可结果倒好,他身体都废了,还是没能学会先天八卦。

    但姜黎什么都没付出,只是觉醒了羲皇血脉,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这门他梦寐以求的神通。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如此大,让人羡慕不得。

    “看来,老朽这个做父亲的,很不合格啊。经天纬地之才就在自己眼前,却是没能察觉到半分异常。”

    感慨过后,西伯侯想到姬旦,不由一阵后悔。若早知姬旦有经天纬地之才,他肯定会不留余地的培养。

    甚至是如姜黎所说的那般,将排在他前面的三个嫡子赶出周国,为他铺路。

    但现在,一切都晚了。

    姜黎的目的,他岂会看不出来。今日这番言论若是传出去,就算姬旦的才干再高,周国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他若是执意留在周国,未来必死无疑。反倒是前往大商,不仅能一展心中抱负,还能裂土封侯,成就一番新的基业。

    西伯侯终究是老了,受制于大商无法脱身不说,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培养一个新的继承人了。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优秀的儿子,与自己一般,迫于道德上的压力,不得不为大商鞠躬尽瘁。

    “黎侯好算计!”

    西伯侯想要指责姜黎用心歹毒,离间他子嗣的手足之情,可他张了张嘴,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实在是无话可说!

    因为不管姜黎的用心为何,他先前所言的每一句话,确实都是在为姬旦好。

    至于为何这些话传出去后,姬旦就在周国混不下去了,那就与姜黎无关了。真要论起来,反倒是他西伯侯教子无方的原因。

    姬旦为何在周国混不下去了?不是姜黎迫害他,而是他的两个兄长忌惮他,要将他逼出周国。

    为何他的两个兄长要忌惮他?原因有很多,但肯定与西伯侯脱不了关系,是他教子无方!

    真要论起来,最后还是自己的锅,西伯侯指责姜黎什么,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西伯侯与其在这里指责我用心歹毒,不如好好检讨检讨自己,为何会教出一群自私自利的儿子。”

    “但凡他们真的兄友弟恭,你所担心的事,又怎会发生?”

    “还有,你得感谢我!”

    “若非我道出姬旦在藏拙,并将他引荐给大王,给予他施展抱负的舞台,那他这一身才华,非得被周国耽误不可。”

    “也别怪我向大王举荐姬旦,说到底,这还是你周国自己的问题。”

    “国有大才,却无用武之地,真是耸人听闻。但凡姬旦真的在周国得到重用,大王又怎有借口将人叫来朝歌?”

    姜黎最见不得别人说自己坏话,见西伯侯如此,立即针锋相对,狠狠的刺了回去,顺便还贬低了一波周国。

    “哼!”

    西伯侯冷哼一声,没有继续搭理姜黎。

    他心里也明白,姜黎说的没错,倘若姬旦现在是周国的国之重臣,那帝辛就算再霸道,也不好朝周国要人。

    天子与诸侯共天下,虽然天子的地位在诸侯之上,但也不能真的不考虑诸侯的感受。

    哪怕是朝诸侯国要人,最多也只能要寻常官员,哪能把诸侯国的支柱挖走。

    真要这样,天下诸侯皆要哗然。

    “哎,周国一向不尊王令,怕是大王的旨意到了周国,也没多大的用处,姬旦势必会一拖再拖,直至拖不下去了,才会动身前往朝歌。”

    “这一来二去,耽误的时间就有些久了,所以我想请西伯侯写一封信,催促四公子一声,好让他尽快动身,不知西伯侯意下如何?”

    讽刺完西伯侯,姜黎终于想起他来此的正事了。

    距离帝辛下旨,召姬旦赶来朝歌,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可姬旦依旧没有赶来。

    这速度,连龟爬都不如。姬旦不想来朝歌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姜黎也不管着他,他不来,就逼他来。帝辛的旨意不听,那就让西伯侯写信催促。

    不听天子令,是为不忠。

    不听父亲令,视为不孝。

    除非姬旦想做那不忠不孝之人,不然面对天子与父亲的接连催促,他哪怕快要病死了,爬也要爬到朝歌。

    “信本侯会写,无需黎侯催促。”

    就算姜黎不说,西伯侯也会写信给姬旦,让他尽快动身前往朝歌。

    没办法,姜黎太毒了,他今日这番夸赞姬旦的话要是传出去,那以西伯侯对自己两个儿子的了解,不管姬旦愿不愿意,都会逼他前往朝歌。

    西伯侯不愿看到他们手足相残,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那两个儿子的名声,不愿让他们背上迫害兄弟的骂名。

    所以,在姜黎的这番话还没有传到周国前,他要先一步把姬旦叫来朝歌。

    这样,姬旦就是奉天子命与父命前来朝歌,而不是被两个兄长逼着离开周国。

    “无趣!”

    看西伯侯写完信,并以秘法传给姬旦,姜黎不由道了一声无趣。

    然后,他趁着西伯侯不注意,偷偷把自己先前与西伯侯谈话的内容,重点是夸赞姬旦的部分,传给了远在周国的姬桥。

    西伯侯以为,他与姜黎今日间的谈话,起码也要过个两三天,才会传到周国。但姜黎却用事实告诉他,这个时间绝不会如此漫长。

    基本上,西伯侯的信前脚刚到姬旦手上,后脚此事就在周国传开了。

    可别小看姜黎在周国的影响力,以为他就认识姬桥一人吗?错了,莫要忘了,姜黎最擅长的是什么!

    是天人寄生啊!

    这是比魔道的道心种魔,佛道的度化神通,还要诡异的神通,能在无声无息间侵蚀他人的心灵,使其失去自我,沦为姜黎的化身而不自知。

    姜黎从来不是什么好人,那些在战场上,被他俘虏的周国贵族后裔,以及其余十一国贵族的后裔,都被他偷偷种下了魔种。

    若非如此,姜黎岂会留他们性命,并大方的将他们放回去?

    不是姜黎大方,而是他们已经是自己人了。放回去也就放回去了,反而方便姜黎利用他们操纵舆论,释放流言,破坏他国稳定。

    就周国,这些年早就被姜黎渗透成筛子了,不夸张的说,周国的很多事,姜黎甚至要比西伯侯先知道。

    时代变了,现在诸侯那老一套的打法,根本就不是姜黎的对手。别看周国很强,可只要给姜黎时间,他一人就能灭掉周国。

    就比如现在,姜黎要想在周国散播一件事,轻轻松松就能做到满城风雨,还让人查不出来是谁干的。

    “呵呵,这种时候,还想维护姬发与姬考的名声。”

    看着正在等待姬旦回信的西伯侯,姜黎心里止不住的冷笑。

    姬旦一定会离开周国的,但不是奉父命,也不是奉天子命,而是被他的两个兄长,生生逼走的。

    就如丧家之犬!

    而这时,大商就会出面收留姬旦,并且不留余地的重用他。

    何为知遇之恩?这就是了!

    经此一遭,姬旦就算是彻底绑死在大商的车上了。他就算不准备为大商出全力,以后也不会为他人所用。

    而这,就是姜黎的目的。

    若能让姬旦为自己所用,那自然再好不过。若是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废了他,让他也不能为他人所用。

    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

    “先前我让伱们去吕国找的人,你们找到了没有。”

    处理好姬旦之事,姜黎挥手叫来一个官员,朝他问道。

    “启禀黎侯,还未找到,但已经有消息了。”

    “吕国宗室确实有一个名叫吕尚的人,但他目前在昆仑山求道,不在吕国,所以我们的人没有找到他。”

    那官员小心翼翼的说道,生怕触了姜黎的眉头。西伯侯那么厉害的人物,尚且都要被他欺凌,何况他们这些小人物。

    若是一不小心触怒了姜黎,那就是被他杀了,估计也不会有人为他们做主,反倒还要说一声杀的好。

    “现在还在昆仑山求道,没有回吕国吗?无妨,你们继续在吕国盯着就是。”

    姜黎并没有因为对方没找到人就生气,而是皱眉想了想,方才回道:

    “我闲着无聊的时候,给他算了几卦,知他此生仙道难成,就算拜在昆仑山浮黎元始天尊门下,此生也很难有所成就。”

    “所以,他早晚会认清这个现实,下山建立功名。而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远。”

    “你们最近留意一下,若有人从昆仑山返回吕国,那此人估计就是我让你们寻找的吕尚了。”

    吕尚,姜姓吕氏,字子牙,故而又名姜尚姜子牙。没错,姜黎让手下去吕国找的人,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武圣姜子牙。

    既然决心要改革大商,只有姬旦怎么能够,自然要把另一个不输于他的人找来,共同辅佐才行。

    在礼制这方面,姜子牙不如姬旦,可同样的,在用兵这方面,姬旦亦是远不如姜子牙。得他之助,军事改革才能越来越好。

    封神演义里,把姜子牙描述成一个平民。可在现实里,姜子牙乃炎帝后裔,吕国的贵族。

    吕国可不简单,历史比夏朝都要悠久,建国者乃是尧舜时期的伯夷,为炎帝的十四孙,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故被舜帝封为吕侯。

    当初禹王临终前,按照当时的规矩,法尧禅舜,就将天下共主的位置传给了伯夷。只是后来夏启起兵,这才从伯夷的手中夺取了大位。

    姜子牙,便是伯夷的后裔。

    想想就知道了,周国最重礼,姜子牙要真是平民出身,怎么可能会在周国得到重用?必然是出身足够高贵,才会压倒所有反对的声音。

    “是!”

    见姜黎没有怪罪他的意思,那官员松了口气,连忙道了声是。

    “吕尚?”

    而另一边,西伯侯听到姜黎的话后,不由对吕尚这个人起了好奇心。在他看来,这个人应该与姬旦一样,是姜黎通过先天八卦算出的人杰。

    想到这里,西伯侯愈发好奇了,此人到底有何才干,能被姜黎如此看重,不会与他四子姬旦一般,也有经天纬地之才吧?

    不怪西伯侯这么想,因为姜黎话中说了,此人已经拜入浮黎昆仑山元始天尊门下。

    一个此生难成仙道的人,竟然能拜入仙道祖师的门下,要说这个人没有特殊的地方,那传出去也没人信。

    西伯侯有心想问姜黎,却又不想自取其辱。于是,他犹豫一二,决定自己算。姜黎能用先天八卦算天下人杰,他也不差,同样能算!

    是故,西伯侯取出一副龟甲,默默的算了起来。

    然后,他的意识便陷入恍惚之中,无数天机在他眼前显化,最后化作飞熊之相!

    下一刻,西伯侯猛然惊醒。

    “飞熊之相,古之贤臣!”

    清醒过来的西伯侯,下意识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