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历劫李道人 > 第37章 道渊山

第37章 道渊山

    “宗门决定奖励你在藏经阁自选道法一部,但仅限二层以下。”

    “还有挑选一座无主灵山,可拥有百年控制权。”

    清源道君早就想好了,这弟子已经是炼气九层,仅差一步便能结成金丹,不如提前送他一场机缘,也有顺水推舟之意。

    掌门所说的藏经阁自然不是外门的那座,而是为内门弟子提供的,其中道法万千,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直至化神境界的道法都有。

    至于无主灵山,宗门还空着不少呢,平日只是开启阵法未曾打理,其内灵物自然生长,几百年的灵植都有。

    每次新进的金丹真人,都会选那种长时间没人入驻的灵山,仅是第一次进去就能收获不少,相当于宗门给予的修为奖励。

    “童子,将舆图取来。”

    “是。”

    不多时,童子入了殿门,将一份舆图交给掌门,而后退了出去。

    “一炷香内选完,过时不候。”

    将舆图撑开来看,整个太玄宗之境都囊括其中,而灵山则是以缩小千万倍的方式呈现在上面,闪着白光。

    数百道白光闪烁代表着有主,还有数十道灰光想来是空闲状态,可以挑选。

    幸好来时童子带着自己溜达一圈,误打误撞让李知看清楚不少地方,仔细思索着记忆,将画面与灰光对应起来,毫不犹豫的点在了一道灰光之处。

    “此山名为道渊,是个不错的地方。”掌门颔首,让李知将腰牌拿出点在灰光,将他的信息打入进去,算是成了。

    “童子,带他去执事府领牌吧。”掌门大手一挥,把童子和李知送上天,直溜溜的落在另一座山上。

    李知修为较高,恍惚一下就站住了,而童子没有站稳,摇头晃脑摔了个跟头。也不生气,拍拍屁股站起来,领着李知入了执事府大殿。

    殿内有许多人气息渊长厚重,都是结了金丹的真人。

    那道真山上的三位,近距离接触也没如此震慑心神,只觉得宛若凡人一般,想来是真君境界非凡,达至化境了吧。

    胡思乱想间跟着童子穿过众人,见了管山的执事,将腰牌递上,给了他开启道渊山的令牌,还有十块副牌,当然权限没有那么高。

    而调令也及时传到了外门,外门管事的几位真人,都知晓了有这么一位弟子,提前拥有了灵山,便将他从外门历练名单上划出,给了掌门面子。

    而李知本人,可能是太玄宗近千年内第一位获得如此奖励的弟子,名气相当响亮。

    不过童子将自己领到执事府交代几句后就离开了,也不管自己怎么回去。

    幸好来过两遍认得些路,那舆图虽小,但比例极为清晰,也佐证了回去的线路。铆足劲儿从群山沟壑间穿行,花了整整十个时辰才回去。

    年轻时就能日行万里,现在已是炼气巅峰脚力更胜一筹,还要跑这么久,就知道太玄宗有多大了。

    到了外门,先去洞内将自己的东西都带走,也没什么东西,主要是将小松带上,又跑到玄头沟等上数日,作物完全成熟后卖掉,将灵田退了。

    一路直奔道渊山而去,上次乘坐飞舟穿过,只觉得山景漂亮,有仙鹤居于悬崖峭壁之上,便选了这里。

    到了山脚将令牌祭出,打在护山阵法上,一阵光晕化开,漏出一人大小的缝隙,径直钻了进去。

    这阵法令牌,催动竟也要消耗不少法力,平日去其它灵山做任务,都是山中弟子管理,不知其中作用。这次自己使用,一下就相当于打出一道术法,怪不得那些弟子经常催促自己快些,原来还有这层关系。

    进了山里,四肢百骸就像泡进了水里被灵气包围着,索性放开,全力汲取着灵气。将法力补充完毕后,才收功上山。

    只是为何走到哪里都像泡了水一样被灵气包裹,一时间竟有些舒服的受不了。

    花上一些时间绕山观察,除山腰一处石殿外并无其它建筑,山有灵泉两口交汇于石殿,散落灵植上万颗,都是些一阶作物,并不值钱,却十分好看。

    还有一群仙鹤在峰顶起舞,或在山脚灵潭嬉戏,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灵兽了。

    那仙鹤性情温和,见了李知不胆怯,却也不主动上前,三三两两的在灵水潭交颈喂食。

    好一处仙山妙境,选对了!

    推开石殿大门,其内空间只有前后两厅,不过半亩大小。

    前厅四柱,分别描绘了龙、凤呈祥的盛景,又有樵夫砍柴、下水捕鱼的凡人气象,跨度之大让李知有些恍惚,看了半天。

    四柱并无特殊,或许是前人兴趣,便不再看它。

    前厅除四柱外,正中只有一方石刻山水壁画,其中附刻小令一首。

    ——混然歌——

    混然道士何所为,三家村里藏踪迹。

    无去去来每独存,无形无名赤厉历。

    一点光明是道经,朗朗玄玄隐空寂。

    时因顺化出头来,混沌剖开居太极。

    混然道士何所为,每日逢人说周易。

    易中造化不难知,白日青天轰霹雳。

    …

    …

    结合山名,这应该是道渊前辈所留,其人应该是太玄宗第二十九代弟子,按照宗门三十六字歌诀排辈,取二十四字真言为号。

    如今即将排到第三十三代,而道字辈,最早的也是一千二百年前的人物,若是未成金丹,想必是羽化成仙,道化天地了。

    又念叨几句混然歌,踱步来到后厅。

    前后厅只用这幅石刻割开,里边空间更小些,大半空间被一池灵泉所占,两道灵泉从峰顶流下,在这后厅交汇。

    道渊前辈真是个妙人,修了两方金蟾吐水模样的雕刻,模样不算大,涓涓细流从金蟾口中落在池中,又从暗隙溜走,一路通到山下灵潭。

    一路的惊喜,让李知的心境都有些晃动了,行气数个周天稳下心神,将小松放出玩耍,而自己要出去开垦一方灵田,将灵种都种下。

    选址是个问题,挑了多个地方都不满意,要么太远,要么地形不够大,纠结了好一会儿。

    最后在石殿外灵泉下游,将百十颗大树砍了,留出一片空地,引了一道灵泉经过这里。

    灵田约有两亩大小,足够自己用了,之前为了修炼资源,租了好多田来种植灵种,而这次奖励已经解决掉重修后道法的问题,自己只需攒够凝法丹的灵石就行。

    按照先前计划,三年期后闭关,如今攒了近两万块灵石,再卖些灵植就足够购买两粒凝法丹了,思绪乱飞之间,将种子分别洒下。

    最先种的是变异的玄阶中品‘灵明幽炁竹’,也就是五阶灵植,单独占了半亩田地。

    其它位置分别是三阶木根花和三阶明幽魄炁竹,木根花种的不多,主要是用花粉来泡水喝,刺激窍穴使用。

    清气化罡术还剩两处窍穴未开,藏经阁书中有过记载,得在转修知前炼成,至于为何没有明说,却不能不信。

    明幽魄炁竹则是十几年前临行时师父给的那一捆,坊间常用来制作传道书简,阅读时有明心静气之妙用,自己截下一些竹鞭,灵竹未动,保留下当做纪念。

    看着待出芽的灵植,双手掐诀施法,催动了有史以来消耗最大的一次万物回春术,将体内法力全数耗尽,打入灵田中。

    顿时一股蕴蕴之气弥散,引导着周围灵气灌入种子内部,李知随即探出神念观察。

    一直看上几个时辰,那五阶灵竹虽然吸收了灵气,但是并未发现重大变化,依旧按照正常势头一厘一毫地长着,而其它两种三阶灵植都已破土发芽,相当可观。

    术法失效了!

    一直以为万物回春术能够催生万物,没想到一个五阶灵竹就碰钉子了,还是道法品阶不足的原因,心中对藏经阁的高阶道法更心动了。

    但是现在还不到时候,修炼切记好高骛远,步步稳扎稳打,方能筑好根基,得享大道。

    不再管它,李知回到石殿,将小松放出去玩耍,自己则在池边开始修炼。

    标题章节流光易逝,每天日出而作打理灵田,在竹边修炼,日落而息,于池边饮泉。

    悠悠数载,终于达成炼气巅峰,却是比之前估算的还要久些。

    灵田中种植的灵物已经收获多次,储物戒都放不下了,只好摞起堆在前厅。

    每日花粉配泉饮下,将剩余两处窍穴打通,还有数个不是化罡术所需窍穴皆被开启,不知有何妙用。

    该去丹殿了!

    将灵石都堆在池边放着,腾出空间放置灵竹、灵花,开了山门朝丹殿掠去。

    一路找到丹殿执事大量出货,卖了近万块灵石,又补充些凝神补气的丹药,为冲关做准备。

    “张师叔,不知副殿主可在?师侄有事相求。”李知朝着面前这位真人拱手,非常客气。

    “何事?还需要找副殿主?”张真人眉毛一挑,看着这位外门名人说道。

    “师侄需要一种丹药,听说只有副殿主手里有,希望张师叔通融一番。”李知并未明说,含糊一下掩盖过去。

    “行,在这等着,如果副殿要见你,我会来接你的。”

    “多谢张师叔!”

    李知神色一秉,恭恭敬敬地打了个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