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历劫李道人 > 第8章 落仙峰

第8章 落仙峰

    “唏律律~”

    驿站前,李知和同行的旅人们下了马车,抬眼看着远方的山脉。

    苍青色的起伏群山一座叠着一座,粗狂而又冷峻,在这起伏的山川之间有那么两座名山,一眼便能认出来。

    近的当然是落仙峰,约百里之外则是圣启山,两山如同两扇门,守护着其间的生灵,两山山脚,也各有一座不大的城,不少民众都以游人为生,当起了知客。

    深吸一口,空气中灵气依然稀薄,但精纯了许多,多的是土行木行灵气。

    决定上山之前先采购一些,旅人来这里寻仙的很多,相关产业也较为旺盛,符箓、朱砂、话本、法器。

    路上见了卖黄符纸的就买点,比较质量,法器看了几个就知道都是假的,凡间哪有那么容易买到。

    隔日一早,做完晨功就上山了。

    一路遇到的行人不少,还有几个神神叨叨的念着求仙的话,左拜右拜,生怕误了一边。

    这山高逾千丈,你在山脚拜的哪路神仙?

    笑笑继续前行,山中林木繁多,多的是松柳之类的,到了半山腰,一处陡峭的山壁映入眼帘。

    光滑陡峭的山壁上很多凿开的洞口,数十位清修的道家打扮人士盘坐其中,闭目养神。

    这些洞口最低的也离地面约有丈高,此地禁大声喧哗,几名道童模样的少年向来往游人讲述规矩,并抱着功德箱向游人要钱。

    默默感受着山壁上的气息,没有一个是修炼的,原来都是骗子!

    也不理会这道童,继续寻路向上,这山壁之后的路是越来越难走了,一般凡人登上这里腿脚都会软掉,到处是锋利的山壁碎石并夹杂几颗野草,树也少了许多。

    李知形如猿猴,霎时蹿掠于山壁之上,转眼间百丈高的险境已经过去。

    山势一缓,生长的都林木也变多了,继续向上直至登了顶。

    上面风好大!眼光四处一扫,峰顶七八丈宽犹如平地,像是被人切开一样,生着几颗低矮却坚挺的松柏连成片,还有石凳放在树下。

    这是?!

    李知上前查看,不动声色的开了清罡护体,到了近前,又发现石凳像是好久没人坐过,被风割裂出了许多痕迹。

    绕着封顶四处搜了一遍,除了几只松鼠藏于林中,再也不见任何身影。

    旋即盘坐在地,顶着大风运转乙木清气决,来到山顶李知就感知到灵气稠密了许多,尤其是这几颗松柏附近,往日十个小周天吸取的灵气,现在仅三次便达成了。

    比在自家道观还要多一倍,真是修炼的好地方,就是这风有些大。

    山中不知岁月,只是李知饿了便去那松鼠窝里拿一些松子,渴了就喝一些林中的甘露,松鼠搬了好几次家,只是李知每次都能精准找到松鼠窝,松鼠只能认命罢了。

    不过李知每次见到那个认命的小松鼠,都会输送些精纯的乙木灵气给它,一来二回混了个脸熟,不过一人一兽都消瘦了许多。

    李知给它起名叫小松,它也不怕生,见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平时也会来到峰顶玩耍,只是李知沉迷修炼,不怎么理会。小松耍累了,最后更是跳入怀中闭着眼睡了。

    这里灵气淳厚,和输给它的灵气很贴近,李知怀里挡风,当然是个好窝。

    修为也在蹭蹭蹭的涨,很快就到了炼气四层后期,即将突破。

    上次因祸得福,虽然受伤但也吸了不少金丹碎片的灵力,直接突破了一层境界,修为进境如此快捷,饶是李知修道多年也不由得有些躁动,不再修炼。

    下山转转去吧,也吃点好的。

    抱着怀里的小松,狠狠揉了下肚皮,气的小松吱吱直叫。

    “哈哈哈,小松,你要跟我走吗?”李知指了指山下。

    小松被灵力灌体多次,近些日子眼神也明亮了许多,能听懂一些简单话语。

    师父说祖师晚年创立道观时,身边跟了一头大白鹤,直到祖师仙逝十年后才飞走,不知去向,保护了道观很久。

    这开了些许灵智的小兽,应该是书中说的灵兽吧,祖师除了道观功法,并没有传下什么书籍,很多奇闻都是祖师徒弟侍奉多年听来装册成书的。

    小松听到后哼唧两下,一溜烟跑了,看来是没戏…

    伸个懒腰,跃起将藏在松柏之间的包裹取下,下山去了。

    “呜呜,吱~吱”一头小兽舞着小爪向李知跑来,嘴里塞得满满当当,一开口叫唤就掉出几颗松子来。

    “好小松,快过来!”李知将包裹打开,接过小松将松子放进去,小松则是攀上李知怀里钻了进去。

    纵跳之间,一步四五丈,向山下行去。

    城中坊市,李知坐在一处茶铺休息,这落仙峰的松子茶还算不错,可能是因为山上灵气较为淳厚,虽然凡人不能修炼,但此地的松柳等树木长的很旺,枝叶制作的茶饮小食也是远近闻名的。

    “喂,你听说了吗,下月启襄王要来圣启山祭祀了,往年祭祀之日不见,今年怎么来了?”

    “哦?启襄王要来,这恐怕是那太子…嘘…”

    “听说那太子还未到束发年纪,突然在宫里遭了邪…夜里…疯病,咳咳,恐怕是这个原因?”

    “老兄哪里听来的,我这听来的是那太子碰倒了供奉的圣像,遭了天妒,这启襄王才来…”

    “咳咳咳!老弟慎言,今日你我之言切勿外传,为兄先走一步。”

    李知竖耳侧听,对面酒摊两位对饮的男子已经聊完,其中一位男子已经先行离去了。

    李知拿出找零的碎银,喊来店家,询问这圣启山的典故。

    这碎银足够一人喝上四五回了,店家也是高兴,将他了解的信息全说了出来。

    原来这圣启山是开国启王祭祀天地的地方,距今已二百多年,以前的圣启山不叫这个,只称启山,是以启王单字作为山名。

    不过约百年前王城迎了一位国师,在国师提议下立了国教,但国教并不外传,只在王宫院墙之内供奉,唯一要求是在这启山前加上一字。

    至今百年之久,也叫的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