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春秋乱记 > 六九、楚离

六九、楚离

    楚渐离进了平阳,自称来自东面的越国,一路游历来到此,往后还要去晋阳。使了几十个铜币,轻易就在一家贩卖粮食的商户那里寻到一个落脚地。

    平阳城里能支开店面做买卖的,都是王府的亲近。楚渐离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探听到许多关于平阳君的消息,知道了平阳君最喜招揽门客,王府如今食客无数,都交给府上谋臣郗丙打理,顿时就来了主意。

    他知道屠嬴今日肯定去寻平阳君,眼下自然对西秦的消息最有兴趣,于是就去寻平阳君最信任的谋臣郗丙。

    一直耐心等到午后,郗丙匆匆忙忙会到自己住处。

    郗丙的看门奴役收了楚渐离几个铜板好处,看到郗丙回来,急忙就替楚渐离做了通报,说是有越人楚离,曾经游历过西秦,在门口求见郗丙。

    郗丙虽然奇怪来人这么凑巧,而且还特别说了西秦,但他心中正好有事,便吩咐带人来见。

    楚渐离见到郗丙,就说:“离从越国一路向西,经吴、陈、蔡、曾,近日才由秦入晋,今日在城下见到有秦使来访,特特来寻郗师。”师,是一个通俗的客套语,大概就是先生的意思。

    郗丙对楚渐离的话,也无所谓相不相信,他只是想从这个自称楚离的人嘴里,了解一些西秦的信息。就说:“楚师既然由西秦而来,况且特特说明见到秦使,不知有何话语想与丙说?”

    “郗师,你猜秦使为何忽然来晋?”

    “楚师有话就说,不必吞吞吐吐。”郗丙哪里有心思跟楚渐离猜谜语。

    “离在随城时,曾在左庶长公孙氏府里做了几日门客,那公孙起为人刻薄,门客都有怨颟之意。一日,公孙氏问门客谁人敢去东晋?门客屠嬴自告奋勇,说愿为秦使。离本来就有去秦入晋的计划,和那屠嬴也有几面之缘,便寻那屠嬴说了心意,故此与屠嬴一路同行。”

    “为何又分开了呢?”郗丙一听楚渐离一路和屠嬴同行,既是欣喜又是诧异。喜的是这楚离肯定知道秦人内情,诧异的是两人已经分开,却又同一日来到平阳,不知道中间有没有什么谋划。

    “此事说来话长,离既然和屠嬴同行,自然也问起他出使东晋有何使命。那屠嬴说随侯信任公孙,公孙听说晋国魏氏有女,名为魏姬,一颦一笑倾国倾城,有意让魏氏把魏姬送到随城。如果魏氏同意,则把东岭还给姜氏。”

    “魏姬早已是晋王夫人,公孙无礼。”郗丙虽然对姜叔夷成了魏氏傀儡颇为唾弃,但事及晋国颜面,还是很生气。

    “郗师,公孙哪里是为了一名女子,他是存心挑拨魏氏和晋侯关系。魏氏如果拒绝,秦人自然有了挥兵东进的借口,魏氏如果同意,那置晋侯于何地?”

    “楚师,此事自有国家将臣处理,于你又有和干系?”郗丙现在无法确认楚渐离的说法是否属实,但和早间秦使的说法,倒是可以互相印证。

    “郗师,魏氏若遂了秦人之意,平阳君到时可以昭告天下,说叔夷不堪人君,想必晋国之人都不愿见国君受辱。若不遂秦人,秦人自然借机生事,到时秦人与魏氏形如仇寇,自然只有交好平阳君。不管成与不成,都是平阳君振作之机,离也有建立功勋之意。”楚渐离说出自己的早就想好的托词。

    “倒是此理。”

    郗丙也听出楚离借秦国无事生事之机,想投靠平阳君谋取功勋的意思。

    想想也是合理,这楚离四处游历不就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时机?如果平阳君这里有机会,他刻意投靠就很合理。就说:“丙可以把楚师心意,转告平阳君。楚师审时度势,平阳君礼贤下士,也是佳话一则。”

    “多谢郗师引荐,只是秦使尚在平阳,楚离不便露面,还请郗师在平阳君面前包容一二。”

    “楚师无用担忧,这是应当之事。”郗丙心想楚离出卖屠嬴,自然无脸在秦使面前出现。所以一口答应。

    “郗师大量,离还有大礼送与平阳君。”

    “是何大礼,可否容丙一观?”郗丙以为是什么稀罕之物。

    “此礼非是寻常宝物可比,你且听我细说。”

    “何物如此稀奇?”郗丙也给勾引出兴趣。

    “郗师,若秦兵来袭东晋,恐怕要攻城掠地,占了城池不去。离与狄戎狐部想熟,可为平阳君说合此事,作为离进身之礼。”

    “楚师说笑了,狄戎蛮不讲理,引狄戎前来,不是开门揖盗自寻晦气?”

    “郗师想差了,非是离有轻视之意,以平阳如今势力,想一战而落晋阳,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及。寄望于西秦,不如求助于狄戎。狄戎虽然掳掠,但从不据占城地。引秦人来助,最后不免还要割地让利,有损平阳君名誉。若是平阳君让开城池,任由狄戎一路东去,魏氏难抵狄戎悍骑,平阳君只需挥师坠后,以驱逐狄戎为名收拾人心。待狄戎退去,平阳君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名正言顺继承晋国社稷。既不用给秦国割城让地,还可以俘虏人心,岂不是一举两得?”

    “还能如此处理?”郗丙被楚渐离这一番脑洞大开的说法拨弄得想入非非,心想:如果事情真如楚离所说,反而显得平阳君和自己的顾虑有些多余。

    “离说有大礼送与平阳君,便是此事。只要平阳君有意,不用一月,离便能说服狄戎出兵。”

    “楚师,秦使已经去了客舍歇息,你和丙即刻去见平阳君。”郗丙已经被楚渐离说服,觉得事情有了转机,便要赶紧为平阳君解除忧虑。

    “就依郗师之意。”

    平阳君姜伯约自己在王府里,心里千头万绪,来回思索怎么处理秦使的事情。

    屠嬴早间说再约时间详谈,显然已经有充分的计划来诱惑自己,但仓促间平阳就要升旗造反,这种决心也不容易下,何况军卒物资的准备也不是几日就能做成。

    真上了秦人贼船,若是晋阳那边事情不豫,自己就骑虎难下变成晋国罪人,再想从容待在平阳都不成。

    就在平阳君愁眉苦脸饮食无味之时,郗丙去而复返。才进了前庭,已经掩饰不住一脸喜色,说:“公子无忧,丙有要事告知。”

    “何事?”

    “秦使之事无忧矣。”郗丙一边说,一边指引楚渐离和平阳君见礼。

    “此乃越人楚离,有计献与公子,可解秦人之忧。”

    “越国人楚离见过平阳君。”楚渐离顺势给平阳君行礼。

    “你有何计?”平阳君看见郗丙的神色,也很好奇。

    郗丙和楚渐离两人一唱一和,就把刚才两人的讨论,详细说给平阳君听。

    “郗丙楚离有大功,若此事能成,都封赐公乘。”平阳君听完两人的计划,心中压抑全消。在他眼里,狄戎年年都来掳掠,也不多这一次。如果楚离能够联络狄戎,和自己达成协议。狄戎侵袭晋阳,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就能顺势收获果实。这么好的事情,不做反而对不起晋国列代祖先了。

    至于狄戎掳掠些财货人口,比起晋国的庙祀传承又算得了什么?

    定了计谋,姜伯约也不去想秦使的事情,晾他几天秦使自去,联络狄戎才是上计。随即吩咐奴仆摆上酒席,说:“今夜良时,和郗丙楚离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