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长青仙门 > 第十一章,熟悉的古文字

第十一章,熟悉的古文字

    踏进办公区,江蓝田愣住了。

    他本以为这会是一个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至少,写字楼里的工作,得像电视上那些格子间的白领一样吧。

    可眼前的办公区哪里有什么格子间。

    一张巨大的会议圆桌几乎占据了整个办公区,而圆桌上面,铺满了乱七八糟的书籍资料。

    三台电脑很突兀的摆在桌边,一个戴着棕色大圆镜框眼镜的卷发男子正翘着二郎腿坐在其中一台电脑前噼里啪啦敲着键盘。

    江蓝田飞快扫了一眼办公区,终于在墙角饮水机旁边看到了梁海同教授的身影。

    他左手拿着一本泛黄的线装本书籍在看阅,右手端着一个打开盖子的茶杯,里面的茶叶还没来得及冲泡——他在等水烧开。

    同事?

    好像整个办公区就只有这两个人。

    或许是自己来早了,现在才八点不到。

    江蓝田轻咳了一声,打了个招呼:“早上好,梁教授。”

    饮水机前的梁海同抬眼一看,咧嘴笑呵呵的回应他。

    “来了?先找个地方坐吧,一会儿有人会给你安排事儿。”

    梁海同说完又将目光放回了手中那本书上。

    江蓝田打量着满地狼藉,有些无奈的拉出一把椅子坐下。

    那个卷发男从他进来到现在,只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就顾着忙自己的工作,江蓝田本想跟他打个招呼,但想想还是算了,没必要打扰别人工作。

    百无聊赖的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本书,看了一眼封面,竟然是一本县志:《甸南县志》。

    江蓝田略微惊讶,甸南县?不是自己老家么?昙寨就属于甸南县管辖范围。

    瞟了一眼书本背面,1984年线装版,这书可够陈旧的。

    这本县志念高中时他曾在县图书馆里寻过,并没有寻到,网络上也没有查到过相关记载,他一直以为甸南县并没有历史比较远久的县志。

    没想到却在这儿看到了,但他还没来得及翻看,办公区又走进一个人来。

    来人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扎着简单干练的丸子头,雪白衬衫搭配紧身休闲裤,高跟鞋“哒哒”作响,典型的都市白领打扮。

    但她戴着口罩,江蓝田看不到她的脸,不过秀眉如柳,双瞳剪水,媚而不妖,应该是个御姐风格的美女。

    “你是新来的?”

    她径直走到江蓝田身边,将一本厚厚的全新笔记本放在桌上。

    “是我,我叫江蓝田。”

    “OK!接下来你的工作负责和我交接,你……呃,叫我思姐就行。”

    “思姐好!”

    江蓝田很礼貌的打了个招呼,对方只是微微点头回应。

    这女人办事一点也不拖沓,她从圆桌上杂乱的书籍里翻出了两本,递给了江蓝田。

    然后葱段般的纤细手指点在那本还未拆封包装袋的笔记本说:“今天你先看这两本书,把其中出现的一些字或者片段摘录下来,标注清楚摘录自哪本书哪一页。”

    江蓝田瞥了一眼她递过来的两本线装书籍,并不算太厚,他应该能看完。

    “梁教授,他今天摘录的资料你来定还是?”思姐询问还在墙角专注看书的梁海同。

    “你来啦?你定吧,就按着总部定的流程吧,先从生僻字体入手吧!”

    梁海同说完后,思姐将手机拿了出来,翻出了一张照片,递到江蓝田眼前。

    “把这行文字抄下来,这两本书里如果有类似的字体或者相同的,都认真摘录下来。”

    江蓝田看了一眼她的手机便挪不开眼了。

    那张照片是截拍自一页非常陈旧泛黄的纸上,只有九个字。

    江蓝田非常震惊,因为这九个字是非常罕见的失传古文字,这行字里他认识三个,其中两个是相同的。

    这九个字第一个和第二个,就在他家里祠堂供奉着。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长青。

    而第四个字和第二个字是相同的,也就是“青”字。

    江蓝田有理由相信,这个研究所里,或许有关于“长青门”和他师父的资料。

    他一直寻找的蛛丝马迹在这里见着了,他心中激动万分,但为了隐藏自己的特殊能力,他并没有立刻询问关于这九个字的来历。

    真是意外的收获!

    江蓝田将这九个字摘录到笔记本上,开始对照着翻看思姐给的那两本书籍。

    他先看的一本是一部道家典籍,扉页上写着“道门杂记”,内容是一些道门理念以及记录各种道家惩恶扬善的高尚事迹。

    书页用的是年代比较久远的一种宣纸,反面没有印字,因为正面的字迹在书页反面有轻微的墨印渗透。

    整本书应该是用如今非常难得一见的“木活字印刷技术”排版印刷的。

    江蓝田平时比较钻研历史文化,对这种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书籍是竖向排版,江蓝田刚开始看的很慢,大约半个钟头不到,他有所适应,阅读速度加快了。

    两个小时,整本“道门杂记”看完,他一个字也没有抄录下来。

    因为他清楚,这种多数为繁体字的线装书籍,尽管已经算是有些“年纪”了,但对于那种特殊的古文字来说,它还是有些太“年轻”。

    再加上看了一遍,确认了没有那种字体,江蓝田开始看另外一本。

    这本“百家思辨”比上本的年代更为久远,书页褶皱,还有不少残缺页面。

    别说印刷了,这本书直接是手写的,毛笔字本来就很难写小,书页不厚,说明没有多少内容。

    江蓝田一个小时翻阅完,其间遇到不认识的字还查阅了圆桌上扔着的一本繁体字典。

    但这本书里,他还是一个字也没抄录下来。

    “思姐,是不是我没听懂工作内容?怎么这两本书里没有类似的文字?”

    江蓝田询问正在卷发男对面的电脑前认真工作的思姐。

    她有些意外,问:“两本都看完了?”

    “都是些繁体字,我对历史文化多有涉猎,大多数都认识。”

    思姐不曾摘下过口罩,也看不出来她什么表情,但声音很是平静:“没有类似文字也正常,这本来就是大海捞针似的工作。你再挑一本看看吧,圆桌上那些书都行,尽量挑年代久一些的,看过的放到桌下的纸箱里。”

    江蓝田本还想借着话题问问她手机照片上那九个字的来历,但转念一想不能着急,以后还有机会。

    现在还不能表现出了对那种古文字的好奇心。

    自己选,他当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那本“甸南县志”。

    比起在古文字上寻找线索,他查找师父的生平事迹更为容易。

    毕竟是个身怀异能的人,在昙寨生活了那么多年,不可能没有任何痕迹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