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经商,伤感的陶朱事业 > 第二十三回:摊大事业绩变脸,拘钦犯法人入狱

第二十三回:摊大事业绩变脸,拘钦犯法人入狱

    在远鹏重组的业绩承诺期,出现如此恶性事件,一言以蔽之,爆雷了!自然引起业内、股民,还有财经媒体的关注。

    “按照公司重组期间的承诺今年应该完成的业绩,加上去年亏欠,远鹏2016年业绩需要达到8亿左右,距离承诺期还剩一个季度了,公司有信心能实现业绩承诺吗?”

    有投资者担心远鹏被调查后,业绩承诺难以兑现,并通过互动易平台向上市公司提问。

    新财经记者跟踪报道:“进入2016年三季度,远鹏业绩仍未好转。根据远鹏控股10月14日发布的业绩预告,2016年三季度远鹏控股预计净利润为-750万元至0元,去年同期净利润6180万元,而对于业绩预亏原因,远鹏控股解释称:“报告期内,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大,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

    俗话说:天塌下来有长汉顶着。远鹏和大正投资投资的自然人股东,在此时刻,自然想到公司的带头大哥,远鹏既然建立了公司的合伙人制度,合伙人自然应该成为危难时期的中流砥柱。

    然而,令人失望。

    合伙人的表现异常低调,没有人输财救司。也没有公开、坦诚地跟大家通告此事。第一次经历如此,合伙人乱了方寸。

    这期间,竟然出现至大平台想换法人代表的昏招,终于有至大平台的小股东发函给帝都总部,同时也在公司内网发邮件,指责公司当政者之不作为。在此压力下,至大平台的董事长虞强召集至大全体股东开了一次情况说明会。股东们注意到,周善波作远鹏的法定代表人、第一风控官,也是至大平台的大股东并没有出席会议,股东们当是小有失望。为人首领者,遇事当中流砥柱,不能回避问题。事情过了多月,周善波自爆心迹,面对平生最大之危机,重压之下,病笃乱投医,身心俱疲,就是不想见人,只想静静!

    这的确是内外交困的至暗时刻。

    这一边厢,财经媒体记者仍追问不放。《华夏经营报》记者报道:“最近几年,远鹏在期货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如果此次操纵期货市场案最终被证实,不仅意味着远鹏最近两年在期货市场的神话破灭,更意味着此前并购案的业绩承诺泡汤”。

    远鹏控股公告,逐次降低预期:

    第一次公告称:因高管涉嫌操纵期货市场,预计会对公司2017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据远鹏控股此前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度盈利2亿元至2.78亿元,较2016年的3.9亿元大幅下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业绩预测尚没有对远鹏石化已经被专案组划转的5.6亿元扣押款进行计提。而是将5.6亿元扣押款计入了其他应收款科目。公司公告称,因配合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公司目前无法判断上述事项最终对2017年净利润的影响。

    2017年最后一年的业绩承诺,成了大问题。5.6亿扣押款已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想到雪上加霜的还有外汇锁汇操作的惨败,依然在重复积小胜为完败的魔咒,造成了巨亏。对于2017年二季度远鹏仓储的处置土地,体现5000多万利润,起止是杯水车薪,直同冰块投入火山口。

    作为位卑未敢忘司忧的周襄平,此时在想如果有中国好同学多好,象闽海的一家上市公司获得财务资助,如果有中国好员工也行,捐助公司些艺术品,形成资产溢价盈余,帮公司渡过一劫。

    当然,这都是一厢情愿的妄想症。

    2017年第四季度,随着武向洋、方渐红被拘押,接受调查。江湖的各种传闻,已使合作银行加紧收缩、冻结对远鹏系的授信额度。没有银行授信,剩下的部队无法开展业务,无法开展业务工奖收入大打折扣,案件肯定是一两年内难以定案,于是业务骨干四处寻找新东家。同时,外部资本集团也在借此契机主动抛出橄榄枝,搭建自己的大宗团队。周善波接连派出两员大将,史亦明,许初阳,稳住远鹏石化剩余残部。

    然而业绩,已无力回天。

    痛苦的2017年结束了,三年的赌局,败局已定。

    2018年4月14日,远鹏控股发布临时公告称:公司管理层经与会计师讨论后,对1609案件涉及的扣押款金额计提预计损失5.6亿元,在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后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3.92亿元。修正后的预计业绩:亏损。公司董事会就本次业绩预告修正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致以诚挚的歉意。

    既如此,金陵事务所,对远鹏控股出具了带有保留意见的2017年年报。远鹏石化被专案组划出的暂扣款5.6亿元,对应70%股权的归母利润,最终会计师事务所首次给远鹏控股出具了非标审计报告,归母利润反亏1.9亿元。

    在2017年报中,远鹏控股的未能完成业绩承诺的主要原因披露如下:

    1、虽然报告期内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总体向好,但由于影响要素较为复杂,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速度快、幅度大、连贯性差,并且在短期内没有规律可循,导致远鹏对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过程的判断出现偏差。

    2、远鹏在2017年初按照预计业务规模及模式,对2017年度预计外汇资产负债净敞口进行外汇衍生品交易以实现风险对冲,但由于大宗商品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和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2017年实际发生的进出口业务与年初预算存在一定的偏离,实际形成的外币净负债规模收缩,造成在2017年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外汇衍生品对冲掉汇兑损益后出现较大损失。

    3、远鹏因涉嫌操纵期货市场案,计提了较大金额的预计损失。

    至此,参与远鹏重组的各方,大股东,自然人股东,除了前期外部然人股东兑现盈利离场外,全部被套其中。

    随着公开报道的增多,外界越来越多的人闻知远鹏的高管被拘押了。各种猜测不断,也有业内人士仗义执言的,从中可以看出远鹏在期货江湖的地位。然并卵,没有用,当今之际,没有那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出来说话。若远鹏没有事,谁敢拿你?,若远鹏有事,拿了你,肯定事不小。避之唯恐不及。内心的反差,只有当事人知道。秋鱼饮水,冷暖自知。

    这事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对预测事件的走向是个关键。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

    时间再回到2017年夏秋之交。

    先是审计署的专员到位于甬城惊驾路远鹏中心,惊驾路,没错!这是缘于南宋康王南渡、被金兀术追得一路狂飙的历史文化遗存。

    南宋是惊驾,这次是步步惊心!

    这次据说是专员审计滨城商品交易所,顺带抽查期货交易大客户、最活跃客户----远鹏;

    又据说,远鹏有关方面对专员的接待没引起重视,还让人家出示证件,亮明身份。

    有关资料取走后,形式发生逆转。远鹏石化成为主角,被层层上报。上面的大领导们做了批示,要彻查,并责成证监部门与经侦部门联合组成1609专案组。

    2017年9月上旬,联合专案组来了10多天,调查的是2016年三季度的某个塑料品种的期货市场操纵,带走了武向洋等三名高管,名曰留置。一入榆关深似海,从此武郎是罪人。同时划走5.6亿元扣押款。

    20号左右,公安经侦又来了,周襄平这次打听是东北大伙房公安。据说全国能够办理此类案件的经侦力量屈指可数。襄平听后颇有荒诞之感,东北某地自报家丑,说自己曾数据造假,经济发展倒居末席。没想到却有侦查期货方面的专才和经验。

    专案组就设在公司1501会议室,办案人员都是三十来岁的小伙子。这次警官重点询问了远鹏的风控官,周襄平因在远鹏石化出事后,江湖救急接替方渐红做了法人代表,也被问询,周襄平据实陈述,受远鹏石化大股东指派,出任董事长,不实际负责运营,做了笔录。

    隔天,在楼下,周襄平见到了尚风控官,风控官讲:这次公安来甬取证,真是有备而来,他见到的案件卷宗编号已是第七号,是一路从厦门倒查而来。警官问风控官的问题有三:

    1、一、远鹏石化与厦门导屿子公司之间发生一笔预付款违规合同,是怎么回事?

    2、前一段风控官随同石化高管去厦门所为何事?

    3、远鹏石化组织的私募基金是否参与期货交易?

    综上所看,操纵期货市场,武向洋主导,参与者除了远鹏内部关联企业,还有厦门的企业,还有甬城私募基金,经侦机构想坐实这一点。

    这个案件,虽然是顺藤摸瓜,但也应该是告诉乃理。一定是有人举报告发,而举报告发之人能量巨大,能惊动高层,让有司联动。

    究其原因,期货本质乃零和游戏,期现结合只是操作方法,不改其实质。一将功成万骨枯。

    市场传言,记者报道:

    “说起远鹏石化,在大宗商品的江湖上,只需要知道近几年凡是在期货市场上与远鹏做相反方向的,比如远鹏做多,对手做空,一律被远鹏拉爆。”

    远鹏在期货上赚的钱可能是某权贵、某大鳄,某白手套。方方面面都可能得罪人,暗中较劲,出来混,终须要还。一般收成的年份,做期货的人若赚了点,也要乐善好施,已消弭杀伐太重的戾气。可是反观远鹏石化,从上到下高调的不行,岂不引火烧身。

    在东北长白山成立远鹏研究院,推出远鹏石化指数;

    五百万年薪引进外管局纽约操盘手,证券投资经理,场外期权交易经理;

    三亚搞石化专业论坛,试图重建行业生态;

    团队多处建立国医馆,引进高端监测仪器,老中医坐堂,会诊。设立小会所等不一而足。

    外界,对远鹏的社会评价,确实没有自己想表达那般高。

    这是不一般赶场的速度,民营企业家一直走在通往法院或医院的路上。

    新财经记者援引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初监管层拟给予远鹏石化的处罚的确是8亿元,最终落地为5.6亿元。可怕的知情人士,似乎一直都有人幕后导演这一切。

    是始作俑者李曲吗?

    李曲在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清楚此次远鹏被调查,是否与其举报有关。他还说:“去年8月份实名举报后,证监部门工作人员曾与我联系,此后我就没再关注此事。”

    真实的背景也许会一直秘而不宣。历史的,呈现出来的是结果。因素,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也许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审计巡查,也许就是期货仇家的刻意举报。

    之前,有甬城私募一哥费也翔,在股灾后,在杭州跨海大桥被捕,是由魔都经侦大队技术侦察的。这次来甬城调查的,却是东北大伙房警方,出人意料,东北近年GDP垫底,竟然具有侦办期货案件的能力。不过,换个角度一想,在大数据时代,如果是操控市场,要查到多户头、关联公司一同做多或做空商品的证据也很容易。

    出大事的一般是常识类低级错误。

    喜独断,巨舰失控,不自省,数功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