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浮沉界 > “第五章 长春宗”

“第五章 长春宗”

    长春宗,真正的修道仙家宗门。

    宗门位于北湖国境内西部的祁连山脉之中,是北湖国真正的霸主级存在,凡人间只有极少数的一小部分人才有知晓长春宗存在的资格。

    长春宗对于北湖国的日常管理也是一概不问,只会定时派门下弟子前往凡人间寻找拥有灵根凡人,带回宗门加以培养、储备人才,以期保持宗门的强盛实力。

    这一日,祁连山脉入口处,长春宗山门阵法所在,两名无聊的守门弟子正在低声交谈。

    “师兄,不知我们何时才能有机会下山回家探亲啊?这山上修炼的日子也太过枯燥了,而且每晚打坐打的我腰都快要断了,这灵气怎么就是感应不到呢。”

    “哼,你知道什么,修道应斩断凡根,断去纠缠,方可心境超然,寻得世间灵气。如果宗内弟子都似你这般,哪里还能修得大道!”

    “是是是,师兄您说的是。只是这您也知道,上山之前家中已经为我定下婚约,这眼看日子就快要到了,而且师弟家居京城,京城的雪梅酒与羊肉那可都是一绝,师弟这不也是想着要是能下山才有机会买回来些孝敬您嘛。”

    “哼,算你识相。不过我可告诉你,山上像你我这般的记事弟子,一年中只可下山探亲一次,你这才刚上山没几天,我劝你还是省省力气吧。”

    ...

    这是两名长春宗记事弟子,其中一人身材圆胖,双手后背,肥硕的头颅高傲的仰起,此刻他正对着落后其半个身位的另一位身材较瘦的弟子说教着。

    而这位身材较瘦的弟子则是在身后弯着腰尽力的奉承,每每言到妙处,也惹得胖师兄笑声连连,顺便也就讲述了一些宗门之内事情。

    长春宗一年一次的收徒仪式刚结束没多久,这些从凡间各种渠道被带来选拔的弟子,有灵根的留下,没有灵根的,如果家里有稀奇宝物或者大量钱财孝敬,也能留下来做个杂役弟子。

    可别小看这长春宗的杂役弟子,在山上做个十年杂役弟子,下山之后少说也是荣华富贵,地位超然,毕竟仙人嘛,可不是凡俗之人可以随意接触得到的。

    而检验出灵根的弟子,除非灵根达到三等中灵根,否则都要从记事弟子做起,宗门会发放相应的基础功法,若是修出灵气法力者符合了相应的要求,便能晋升为外门弟子。

    若十年间还修不出灵气,宗门则是会给出两个选择,其一是改做杂役弟子,其二就是下山离去,反正宗门是不会再继续浪费资源在这些人身上了。

    而检验灵根达到三等的弟子,则是直接成为内门弟子,有专门的长老传授功法,日常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修炼,争取早日练出灵气,不断的提升修为即可。

    内门弟子的待遇远不是这些记事弟子可以比拟的,毕竟宗门的未来都在这一部分人的肩上。

    至于二等地灵根和一等天灵根那是长春宗都将近百年也未曾寻到过的极其稀少的灵根了,一旦寻到这等资质的弟子,整个宗门都会在其身上倾注大量的资源,以辅助其成长,未来当做宗门真正的支撑。

    ...

    就在这对胖瘦弟子交谈的时候,长春宗山门的阵法发生了变化。

    由阵法产生的烟雾不断变淡,最后渐变为一层薄膜之后,裂开了一个一人大小的缺口,紧接着就从缺口外走进来一位青年。

    此人身背一柄长剑,一身白色长袍一尘不染,头发乌黑,五官俊俏,面色严肃,左右手中还各提着一位昏迷的少年。

    胖瘦两名弟子见到此人,马上停止了交谈,小跑上前恭敬的齐声道:“拜见徐师兄。”

    不过他们并没有得到回复,其口中的徐师兄理都没有理会他就快速的向山上而去了。

    直等到徐师兄走远以后二人才直起身来,瘦修士忍不住好奇的道:“徐师兄不是才离宗执行任务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两个人。”

    “闭嘴!徐师兄是你能在背后议论的吗!”胖修士马上呵斥了一句,眼神向徐师兄的背影看去,见其没有回身之意,悄然的松了口气,等到其真正的消失在二人的视野中之后,这才开始严厉的训斥起瘦修士。

    若是今日无事,徐福肯定不会就这样放过这两个口无遮拦的记事弟子,只是现在时间紧急,他快马加鞭的从京城赶回来,就是为了尽快的向宗门汇报他的重大发现。

    徐福一手一个少年,脚下却依旧健步如飞的向掌门所在的议事大殿奔去,对于沿途各种弟子的招呼徐福都没有停留回应。

    来到议事大殿外,徐福马上向门口站立的两位执事弟子问道:“掌门师伯是否在殿中?”

    执事弟子自然认得徐福这位在长春宗中也算得上小有名气的内门弟子,其一身修为在内门弟子中也是极其强横的存在。所以马上恭敬的回声道:“掌门师伯正在殿中和几位师伯商讨事情。”

    “好,你向掌门师伯通传一声,就说徐福有重要事情求见,就在殿外等候!另外,你带着这二人去偏殿等候,稍后可能会传唤他们。”

    徐福快声的向两位执事弟子吩咐,然后整理了一下有些杂乱的衣衫,站在殿外恭敬的等候起来。

    没过多久,徐福就被进去通传的弟子领了进来。

    徐福走进议事大殿,大殿上方的几把椅子上此刻正坐着四个人,三男一女,徐福赶紧上前拜见:“参见师父,掌门师伯,两位师伯。”

    “起来吧,徐福,你不是前往京城执行任务了吗,是什么紧急的事情需要你在此刻回来?”

    “回禀师父,徒儿确实在京城执行任务,昨日正在城内探寻之时,京城的城西方向忽然青光迸发,直冲天际!徒儿奉宗门之命下山查询青果之事,见如此青光,自然快速的前去查看,只是徒儿到达青光出现之处时,除了发现了两名昏迷的小道童以外,并没有任何收获,此等大事徒儿无法私自定夺,只好带着这两名道童火速回宗门禀报!”

    徐福快速的恭敬答复道。

    大殿上方椅子上的几人原本并不在意徐福要禀报之事,刚刚他们正在面红耳赤的争夺今年新收弟子之事,也只有这种涉及一脉新鲜血液的事情,才能让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筑基长老争的寸步不让了。

    要不是徐福资质、修为尚佳,在宗门内定的筑基人选之内,这个时候掌门等人是不会接见他的。

    只是在徐福汇报完毕后,几人的表情瞬间起了变化,尤其是徐福的师父,更是激动的直接站了起来道:

    “青光!?可与之前天空异象相同的青光?你快将事情细细道来!”

    “是,师父,徒儿当日正在京城之中排查,见此青光便迅速赶到青光发生之地,那里是一处由民居改造成的一座道观。”

    “徒儿已经搜寻,道观之中并无任何奇异之处,整座道观除了徒儿带回来的两位昏迷的道童之外,当时也并无其他人存在。”

    “只是徒儿查看道观时发现除了这二位道童之外,应该还有一人在道观中活动才是,只是此人现在失踪。徒儿知晓此事重大,不敢拖延,便立刻带人回到宗门禀告,此刻这两名昏迷的道童正在偏殿之中。”

    “哦?居然是这样,这次事情你处理的很及时,去将这二人带上来,我等询问一番,就知晓事情原委了。”

    长春宗掌门白镜是一位身穿道袍,黑白相间的头发盘起,模样五十岁左右的一位道士,此人要比徐福的师父沉稳许多。

    “是,掌门师伯。”

    少顷,木荣二人就被带了上来,看着昏迷的二人,在场的诸位只是神识稍微探查,就知道一人是被迷晕的,另一人神色中带有痛苦,神魂不稳,显然是被吓晕或者痛晕的。

    白镜道人一挥衣袖,一股柔和的法力便融入到木荣二人的体内想要将二人唤醒,只是在法力收回的瞬间,白镜神色一动,但其瞬间就恢复如初,并没有被身边的三人察觉到异常。

    木荣睁开眼睛,先是看见了一根粗大的柱子,扫视一圈发现自己此刻正身处一座大殿之中,此大殿比自己去过的任何地方都简约大气。

    大殿大厅之中有四根需要三个成年人合抱的巨大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生动的祥龙盘旋而上,龙头探出的嘴中各吐出四个灯盏,只是现在没有点亮。

    大殿地面石质光滑,是木荣不认识石材,周边并无任何侍卫和多余的装饰,只是向前几步的距离有一处几个台阶连接的小高台,上面有六把交椅,中间两把,两侧下首位置各两把。

    中间两把交椅的后面挂着一幅画,画上传神的画着一位中年男人手持长剑,脚踏黑色毛发、身上布满玄妙的红色纹路的猛虎,正面色平和的向前御风而行。

    茫然的环视一圈,直到木荣看到身边不远处依然处于昏迷状态的轩辕禹时,这才断了自己已经死去的猜想,不然木荣还以为自己此刻正在阴曹地府之中呢。

    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的木荣,带着疑惑的眼神向大殿上方几人抱拳一拜道:“敢问此地是何处?我不是在京城的青云道观之中吗?为何会在此处?几位又是什么人?”

    “呵呵,小友不必惊慌,这里是长春宗,本座长春宗掌门白镜,这三位是本宗门的长老,你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我长春宗弟子在京城的青云道观中救下了你二人,带你们回来是有要事询问的。”

    木荣只见台阶上方身穿道袍,头发黑白相间之人向自己和声讲道。

    从小到大的经历让木荣对别人的态度轻易的不会相信,尤其是刚刚经过青云道长的算计之后,木荣的心中更是对别人的话语时刻保持着怀疑。

    将疑虑的表情收起的木荣没有表现出什么感激之情,而是继续问道:“敢问道长,为何我的同伴还在昏迷之中,道长救下我二人所要询问之事又为何?”

    木荣的表现让在座的几人都起了一丝兴趣,小小年纪,明显刚刚经历过生死大事,又处于陌生环境之中,居然只是刚开始时带有疑惑,现在竟然能做到情绪不外露,不惊慌的样子,这份心智之高,属实少见。

    虽然在座的几人只是稍微一扫就知道木荣是外强中干,心中毫无底气,但能做到如此伪装,已是不易。

    “呵呵,小友放心,你不必抱有敌意,你身边的同伴只是身体神志虚弱,本道已经送出一丝法力助其温养,稍等片刻他自会醒来。”

    “法力?那这样说来你们也是仙家之人了?”

    虽然木荣现在还不知道法力是什么,但是昏迷前青云老道所说的话,他还是记忆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