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爱是一场久别重逢 > 第二百一十八章,辰龙七

第二百一十八章,辰龙七

    关于那个熏香,皇帝很是自豪,因为那是他亲自调配了,据说是包含了四十多种名贵的香料和药材。

    不过我觉得也就能起个驱蚊的作用。

    这味道过于浓重,别说是蚊蝇,就连我都不想靠近。

    虽然这么想,但是我并不能说出来。皇帝可是最要面子的。

    与皇帝聊了一会儿,我才知道。

    那位恬静淡然的静妃娘娘果然是有问题的。

    她的父兄身居要职,拥兵自重,与静妃里应外合,想要改朝换代。

    幸好皇帝机警,及时装病,避开了那一气呵成的刺杀。

    刺杀一事,一次不成功,第二次就不会马上来。

    静妃的父兄见皇帝病得厉害,大概以为皇帝没了几天活头,也就没有再动杀招。

    而是在前朝活泛了起来。笼络重臣,分门别类,结党营私。

    皇帝的眼睛里满是痛楚和无奈,“哎,朕当真是瞎了眼,看静妃一直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还以为关家是好的,是忠心的。”

    我摇了摇头,道:“陛下,你这皇帝可当的有点开玩笑了。连基本的对臣子的疑心都没有,你竟然敢相信拥兵自重的武将会忠心耿耿?”

    皇帝红了脸,红的厉害,就算是厚厚的粉底也不能遮挡。

    我拿出手帕帮他擦了擦脸,换上温柔一些的语气,笑道:“陛下,其实这样也挺好。”

    皇帝疑惑了,“如何好了?母后与皇后都死了,只剩下我们俩,如何与豺狼相斗?”

    看来皇帝的信心被瓦解了。

    我想了想,道:“陛下,你毕竟是皇帝,哪有皇帝怕臣子的?静妃的父兄虽然厉害,但陛下不是还有淑妃吗?淑妃的母家不也是武将吗?陛下何不利用淑妃的母家来压制关大将军?”

    皇帝想了想,道:“以前或许可以,但现在,淑妃的母家薛将军已成为了静妃的母家座上宾,就算朕提拔了他,只怕也于事无补啊!”

    我摇了摇头,道:“陛下此言差矣,薛将军此时如此行事,只怕是明哲保身,不与虎争锋。这一切皆是因为薛将军与关将军的官职有高低,权利有大小,不对等。薛将军是不得已而为之。陛下,你忘了淑妃在后宫有多嚣张跋扈了?想一想淑妃,陛下还觉得,薛将军是个愿意长久的屈居人下的主儿吗?”

    皇帝最终被我劝服,第二日朝堂之上,封了薛将军为镇国大将军,荣盛一品官职,与骠骑大将军关将军持平。

    同时,革了关云飞的禁军统领一职。

    毕竟禁卫军是用来护卫帝王和皇宫的,类似于皇宫的保安部队。如今后宫中几位正主子相继出事,关云飞这个禁军统领,脱不了干系。他责无旁贷。

    皇帝没有下令直接处死关云飞就已经不错了,已经是很给关家面子了。

    皇帝颁发圣旨之后,骠骑大将军关长虹立马就发出了异议,可以说是丝毫不卖给皇帝面子了。

    不过皇帝并不是孤军奋斗的皇帝。

    朝堂之上那些人,都是举国选拔上来的人精,近日里没少受到关长虹的压制,近日得了圣旨,如同令箭在手,又怎么会不向着皇帝说话。

    这些人,尤其是文人,最是看不起关长虹这种武将的。

    所以,一时间,朝堂之上尽是对关长虹口诛笔伐的人,好不热闹!

    关长虹虽然郁闷,却不能再有所动作。

    否则,失言的下场,可能就是掉脑袋了。

    下了朝之后,皇帝直接来到了我的北辰宫,兴致冲冲的向我汇报今日朝堂上的情况。

    别看他是一超皇帝,模仿起那帮大臣的模样来,绘声绘色,比说书的描述都要逼真精彩。

    皇帝说累了,大大喝了一口茶,道:“首战告捷,真是痛快,痛快!大快人心呐!”

    我也喝了口茶,道:“恭喜陛下暂时摆脱困境,接下,陛下打算怎么做呢?”

    皇帝想也不想,脱口而出,“自然是想办法取了关长虹的狗命,为母后皇后报仇!”

    我摇了摇头,劝道:“陛下,臣妾以为,此事不妥。”

    皇帝皱了眉,道:“如何不妥?关长虹如此欺朕,朕难道不该杀他?”

    我看着皇帝,静静地看着,良久,我才缓缓的道:“帝王之术,讲究一个制衡之道,凡是皆要徐徐而图之,切不可一蹴而就,不可急功近利。陛下有没有想过,你如今可以利用薛家打压关长虹,甚至除掉关长虹,可是那然后呢?陛下能够保证薛家不会成为第二个关长虹?不会学着关长虹一般,欺负你?”

    皇帝沉默了。

    这时候春桃来报,静妃来了。

    这位外表恬静淡然,与世无争的女人,终于是坐不住了。

    我看着皇帝,笑道:“陛下可想好了怎么面对静妃妹妹了吗?臣妾记得,陛下以前每个月至少要去探望静妃两次的,虽然不算热络,倒也是另眼相待了,总不好一下子冷了吧?”

    皇帝沉思了片刻,道:“爱妃所言极是。朕现在虽然对关家人恨之入骨,自然不会待见静妃。不过爱妃放心,朕明白要怎么做。”

    静妃进来的时候,妆容和穿着任何往日一样,甚至面上也没有喜悲忧愁,仍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静妃行了礼之后就入了座,也不替兄长求情,也不多说话,就好像是个透明人一般。

    倒是皇帝自己沉不住气了,问道:“静妃,你不为你的兄长求情?也不怕朕杀了你的兄长?”

    静妃淡淡的笑道:“那些都是前朝国事,自有陛下决断,臣妾不过一介妇人,如何能够左右?难不成陛下决定好的事情,能因为臣妾的求情而改变?”

    皇帝:“这个自然不会。”

    静妃:“这便是了,明知是无用,臣妾若是求了情,只怕也会遭到陛下的厌倦。于臣妾自身,于臣妾的父兄又有何益处呢?”

    皇帝冷哼了一声,道:“你倒是聪明。”

    静妃垂下头,道:“陛下谬赞了,臣妾委实没有想过为兄长求情。兄长统领禁卫军,却没能尽到职责,保全皇家的安危,他自该领罚。今日若是陛下没有责罚兄长,臣妾只怕此时也会劝陛下责罚兄长的。而且,臣妾此次前来,只是挂心陛下与宸妃姐姐的身体安康,当真是别无他心。还望陛下与宸妃姐姐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