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花木春秋 > 第五十二篇竹叶兰|且看兰中伟丈夫

第五十二篇竹叶兰|且看兰中伟丈夫

    2019年5月上旬去新加坡旅游,在花柏山、圣淘沙见到竹叶兰。

    其实中国也是竹叶兰的原产地,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XZ。但我一直没有注意到它。在国外,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琉球群岛和塔希提岛也有分布。

    我国正式记载竹叶兰较晚,已是清代。李调元在《南越笔记》收载竹叶兰:“有竹叶兰,叶似竹似萱,花则兰也,深紫丛生,有微香。”(见卷十五·诸兰)

    1956年出版的《广州植物志》收载竹叶兰,学名为ArundinachinensisBl.(学名Arundinagraminifolia(D.Don)Hochr.的异名)。书中说:“竹叶兰(广州)别名:竹兰(广语)……为一野生植物,喜生于湿润的草丛中或溪涧旁。大概而言,凡生于溪边湿地上的茎高而花大,生于瘦瘠山上的茎矮而花小,但颜色较艳丽,广州花卉业者有栽培作盆景。”

    竹叶兰已被药用。1969年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出版的《常用中草药手册》在“寮刀竹(徐长卿)”条目下附:“大叶寮刀竹,与寮刀竹不同科属,但民间也用以治疗蛇伤。”其原植物为ArundinachinensisBl.。1971年出版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收载竹叶兰ArundinachinensisBl.,中文正名为“长杆兰”,别名竹叶兰,文哈海(傣)。称其“清热解毒,祛风湿,消炎利尿。”

    1977年出版的《海南植物志》4卷收载ArundinachinensisBl.,中文正名为竹叶兰,别名幽涧兰。1987年出版的《XZ植物志》5卷、1995年出版的《福建植物志》6卷收载Arundinagraminifolia(D.Don)Hochr.,中文名称为“禾叶竹叶兰”。

    在竹叶兰的拉丁学名中Graminifolia意为“禾叶的”,异名chinensis意为“草”,一个意思,所以它的中文名字多围绕茎叶作文章,“竹叶兰”(竹兰)突出它花为兰而叶似竹。“长杆兰”突出它花为兰而茎长如杆。“禾叶竹叶兰”似乎重复,竹本身就是禾本科植物,前边又加“禾叶”就显得多余,猜测是生硬地意译造成的。“幽涧兰”则以其喜生地命名,算是个例外。“大叶寮刀竹”猜不出什么意思,不知是否与其叶长如细刀有关。

    竹叶兰是兰科竹叶兰属植物。在兰科植物中禾叶兰茎高叶长,算是伟丈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