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狠宋 > 第565节 鞑靼人如期而至

第565节 鞑靼人如期而至

    没错,夏先生这次回青居城,带着一支送亲队伍,当中有准备出嫁给孟之祥的谈十八娘,还有她的兄长谈达峰,将前往青居城。

    一来谈十八娘是小妾,二来战争年代来不得繁琐,就此送出谈十八娘前往青居城。

    他们坐的是马拉的轿车,谈十八娘穿着桃红婚服,在车厢里可以脱去盖头,而离开车厢时就要戴上盖头,反正不能让外人看到。

    她年近及笄,容貌秀丽,肤色红润,手指青葱,而且知书识礼,性格恬静,看到自家兄长谈达峰赞叹道:“真是便宜妹夫了!”

    谈达峰和另外一个兄弟谈达康将送谈十八娘出嫁,然后带队到云顶城投军。

    他和谈十八娘的生母是谈家家主谈盛行之妾,原为清倌人,国学水平很高,在儿女身上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也使得他们成才。

    谈达峰问道:“这次你出嫁,好象都没什么伤心和担忧啊?”

    谈十八娘淡淡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青居城孟太尉英雄盖世,想必不会为难我这么一个弱女子!”

    说归说,她心中也带着憧憬,就不知道孟太尉是何许人也!

    当时她以为会嫁给巩家衙内巩建斌,两人并不是什么青梅竹马,见过面而已,连话也没说过,巩衙内是个年轻的后生,长相算不错。

    得知巩建斌求亲之事,本以为事情妥了,没想到来了个青居城孟太尉也来求亲,孟太尉是谁呢?她的小丫环碧桃说听人说孟太尉是个大官,还是个大叔,他若不是大叔,哪来这么年轻的太尉?

    想想也有道理,虽说宋军中太尉已不再尊贵,但做到太尉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至少做到一个厢的都统制才行,这是宋军中的高级军职,岂是年轻人能够做到的,至少要三十多岁。

    最终谈十八娘花落孟太尉之手,确切消息说那个孟太尉确实二十出头(二十六岁),这实在是件令人高兴的事,至少不是个大叔了。

    她就此披上了婚衣,远嫁青居城。

    说起来还是幸福的,因为很多家人关心,送上了不菲的礼物,说了很多客气的话,希望将来她能够关照她们的家人,大娘子(嫡母)和生母都很高兴。

    谈十八娘曾经看过出嫁的谈家姐姐们,她们的嫁妆均不及她丰厚!

    或许能够嫁得好吧,不过她听闻一个有利之处,那就是大娘子不在青居城管家务,她呆在京城,现在青居城主掌中馈的是一个刘小娘子,实际上不管事,听闻她上马打仗去了,是一个关小娘子在管事,也不怎么管事,她在经营自家产业忙得很,还有就是二个大娘子的孪生姐妹,听闻只管孟太尉的生活,还管着什么秘书工作,很乱!

    ……

    往青居城去的路上,肉眼可见地乱起来了,军队在警戒、调动,民众在逃难,有时在一些狭窄的山道,送亲车队都被堵住动不了。

    蜀口颦鼓动地来,鞑军锋芒今再见!

    鞑靼人例行公事,又为实现阔端汗的小目标而犯境,就象女人的大姨妈那样准时。

    小目标一个,即赚够一百万贯钱!

    阔端汗没来,他还在和林,为大汗之位而努力,但他依旧向他的下属提出小目标。

    在前年秋冬季(1241年,大宋淳佑元年),阔端汗亲提大军,进犯四川,在孟之祥管治下的青居城下碰了个头破血流,下不了台,之后借父汗窝阔台驾崩之机而遁,时为元太宗窝阔台汗十二年(1241)十一月。

    当阔端回到和林时,监国的木哥哈敦已经去世,改由大哥贵由汗的生母脱列哥那哈敦监国,此时已经是脱列哥那监国元年(1242)。

    窝阔台汗生前在阔出太子死后,就指定阔出的儿子失烈门为继承人,但脱列哥那废弃失烈门的继承人资格,支持已经40岁的长子贵由上位。

    仅仅比贵由小一岁的阔端,自然也对汗位有觊觎之心,既然监国皇后否决了汗父指定的继承人,那么,只要身为皇子的人,都有资格去争汗位,凭啥非得是贵由不可?谁还不是嫡出的?

    阔端的优势比贵由明显,深受汗父倚重,拥有势力雄厚的阔端兀鲁思,要军功有军功,年龄也正当。

    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在汗庭并没有什么势力,在诸王中也没有串联到多少支持者,同时,阔端的身体也不好,可用“病体奄奄”来形容。

    因此,脱列哥那就用阔端身体不好为由,把他排除到候选人之外,她通过贿赂和威胁两手抓,争取诸王亲贵都支持贵由。

    阔端当然不服气,他呆在和林,钱就象倒水一般地使出去,用来贿赂各路亲贵酋长和军头,联络他们,争取汗位。

    所以,他向在陕甘凉州的部下提出了实现五个小目标的要求,同时还把大将塔海给派了回来,由他指挥各路鞑军来四川提款。

    在塔海主持的军议上,包括刘黑马、田雄、汪世显以及郝天益等军头聚集一起,商量入侵路线。

    虽然阔端带走了鞑军主力,但塔海依旧很嚣张,他认为这次应该攻击重庆府、合州一带,那里没怎么被掠夺过,大大的肥肉。

    如果取下重庆府,甭说五个小目标,十个小目标都不成问题。

    在成都府失陷后,重庆府先后经过彭大雅和余玠的经营,已经成为了抵御鞑靼人入侵的中枢城市,民众聚集,物资在此流转,变得相当地富裕。

    青居城的名字无人提起,尽管所有的人都知道那里是小肥羊,可惜骨头太多,会啃坏大家的牙。

    诸鞑公议,主力走金牛道,即汉中、广元到绵阳,再取成都,然后进攻合州,取重庆。

    他们选择进攻时间是夏秋之交,秋高气爽,正利于兵马进攻,同时成都平原各地的粮食陆续成熟,正好收割,充当军用。

    于是,鞑军在七月初,军队再度进犯四川,主力走金牛道,同时派出少许部队走了米仓道(汉中巴中阆中)和荔枝道到达州。

    尽管主力未至,鞑军的游骑兵已经渗透入川,他们机动灵活,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反正见人就杀,烧掉屋子,抢劫物资,无恶不作!

    整个四川大地震动,民众纷纷逃亡,而各地宋军也打醒精神,奋起抵抗!

    就在这样兵荒马乱时际,邛州大邑出来的送亲队伍在往遂宁(南充西面城市)的路上,遇到了山贼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