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从基础剑术开始 > 第十章 日常

第十章 日常

    “年轻时闯荡过几年,后来家里俗务缠身,也就渐渐放下了。”

    李老丈笑了笑道。“怎么,苏小哥儿对江湖事感兴趣?我看小哥儿这套剑法虽然招式简单,只是几招基础剑招,但内里很是不简单,应该是出自名师。”

    “老丈过誉了。这套剑法乃是小子无意间得到,稀里糊涂的练到现在。也不知练得对不对。”

    苏云青回道,“而且小子自开始练武起,也没有接触过其他练武之人。不知老丈可有教我?”

    刚打算近期接触武林人士,没想到就遇到个江湖人士的邻居。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上枕头。

    “嗨,都好多年前的事了。不提也罢!”

    李老丈先是有些失神,随后摇了摇头拒绝道。

    苏云青看得出李老丈的敷衍,显然是不想多说什么。不过来日方长,作为邻居,以后有的是机会,而且即使他真不愿说,他也还有别的计划。

    又聊了几句,便相互告辞。

    随后几天,苏云青并没有急着打探消息,而是回了苏家村。

    苏家村这半年没什么变化,就是村里人热情了不少。很明显是苏云青家里的变化和那几十亩低价租给村里人的土地。

    “云哥儿回来了?几天不见,你阿娘可没少念叨。”

    “李婶好!”

    “张叔好!”

    “山哥好!”

    在一声声招呼中,苏云青进了家门。透过门墙还能隐约听到外面传来的谈话声。

    “这云哥儿就是不一样,跟人打招呼都文绉绉的。”

    “是啊,而且云哥儿也是越长越稀罕。这十里八乡都是数得着的。怎么没见媒婆上门呢?”

    “嗨!咱们附近的媒婆说的都是附近的农户,云哥儿哪里看得上。而且听苏秦氏说他儿子是要考举人的,咱们附近哪户人家配得上。”

    “是啊是啊!早知道就该和云哥儿定个娃娃亲的。哎!晚喽!”

    苏云青也不在意,自从家里富裕了以后,每次从城里回来,都能听到这样的议论。

    这也是苏云青现在隔个四五天才回来住一两天的原因。

    “阿娘,我回来了。”

    苏云青敲门进屋,见到秦氏后喊道。

    “哦!云哥儿回来了。我估摸着你这几天也该回来了。学业完成的怎么样了?”

    秦氏见到苏云青回来,有些高兴的说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秦氏有些瘦弱的身躯逐渐丰盈起来。脸色红润,眼神有光。就是半白的长发都有些变得黑亮起来。

    “还行,先生对我的学业进度挺满意的。就是几天不见,挺想念您老人家的。我看您还是和我一块儿搬去郢山县城里住吧。那里我还能每天照顾您呢。”

    “我才多大岁数就需要你照顾。要不是家里田地全租出去了,我还能下地干活呢。至于搬去县城?还是算了吧。在苏家村生活了十好几年,这里的一切都熟悉。去了县城人生地不熟的,都不知道怎么生活。除了你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好吧!一切随您!小妹呢?”

    苏云青见秦氏还是一样的说辞,也不在劝。他的劝说本来就是随口提两句,也知道是不可能的。“小妹在屋里睡觉呢。刚睡着不多大会儿。”

    苏云青进屋看了眼正在熟睡的小妹,便回了自己屋。

    又练了会儿字,读了会儿书。随后就又在院子里练了几趟剑法。

    见秦氏盯着苏云青一阵欲言又止,苏云青不禁有些纳闷。开口问道:“怎么了?阿娘?”

    “我见云哥儿自从你父亲去世后边一直练剑。刚开始为娘以为你是胡乱练着玩,也就没问。现在看你练剑,虽然为娘不懂,但感觉很是厉害。不知道你是什么时候学的。”

    秦氏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这个,是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了。具体时间忘了。一个过路的老道士传给我的。当时觉得辛苦,就一直没练。后来父亲去世,孩儿担心外人欺负咱们,也就从新开始练了。”

    苏云青也不犹豫,直接将准备好的答案说了出来。苏云青刚穿越时练剑都是在自家院子里,早知道秦氏会问,所以一早就想好了答案。

    秦氏闻言松了口气,随后道:“哦,哦。为娘知道了。”

    “阿娘,今天晚饭咱们吃什么?”

    “哦,今天晚上吃鱼,你家李叔今天早上送来的。说是给咱们家沾沾荤腥。”

    “李叔又送东西来了?这次竟然还是鱼。”苏云青有些故作惊讶的道。

    “是啊!自从咱们家低价租给你李叔三十亩地后,你李叔隔三差五的就会送点东西过来。其他几家也一样,都会偶尔给咱们家送东西。

    秦氏有些高兴的道。

    “村里人这是尊敬您呢。谁让您在咱们村里名声好,人缘好呢。”

    秦氏听了苏云青的夸奖。些高兴的有些合不拢嘴。随后打趣几句,就回厨房忙活了。

    陪了秦氏几天,偶尔逗弄下已经开始牙牙学语的小妹,苏云青准备回百果斋。

    回到郢山城,隔着几米远就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正眼巴巴的望着百果斋中的各色糕点、果干咽口水。

    苏云青见小孩儿虽然是一个人,但穿着讲究,衣着配饰一看就很是不凡,猜想是哪家富户里走丢了的孩子。

    便走进弯腰笑着问道:“小孩儿,你家里是哪里的?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了。你家大人呢?”

    小孩儿有些警惕的撇了苏云青一眼,随后一言不发的跑去了隔壁刚搬回来的李老丈家。

    见此,苏云青笑着摇了摇头,回身进了百果斋。随后写了拜帖。约定明天申时左右前来拜访。

    第二天,苏云青先去杜之文先生那里坐了半个时辰。随后待到申时左右,苏云青带着几盒瓜果点心前去李府拜访。

    “可是苏云青苏公子?”

    开门的是一个精壮的汉子,见到苏云青就开口问道。

    “正是小子。”

    “苏公子请进,昨天接到拜帖老爷很是高兴。特地吩咐小人不可怠慢了公子。”

    汉子前头引路,苏云青边走边打量李府格局。这李府可比苏云青的商住两用大多了。整整三进的院子,还有亭台楼阁,绿茵花红。原来没人住,虽然时有打扫,看上去还是有些幽深荒寂。现在有了人居住,不过几天便变得亮堂优美了许多。

    “见过李老丈!”转过角,就看到李姓老者正带着那日见到的小童和两个丫鬟下人在一旁等候。

    “苏公子来了,快请进。刚搬家过来,事情多。本来应该老夫先去拜访各位新邻居的。不想昨日就收到苏公子拜帖,真是让老夫汗颜!”

    “岂敢麻烦长者!实该小子主动前来的。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苏云青笑笑,将手里的礼盒递给了一旁的下人。

    “太客气了。”李老丈笑道。

    “初次登门,应该的。”

    “这是老夫拙孙,李思。思儿,见过苏公子。”

    李老丈指了指旁边的童子,说道。

    “李思见过苏公子。”

    李思一本正经的拱手见礼,小大人的模样倒是令人发笑。

    苏云青也认真回礼,并不以李思年龄小而有所轻慢。其实苏云青也才十四岁,只是因为练武习文,气质偏于成熟。

    几人进屋落座,有下人奉上茶水。李老丈笑着道:“苏公子今天来的正好,老夫昨天刚得的临山黄茶,今天正好用来招待公子。公子尝尝合不合口味。”

    苏云青端起茶杯饮了口,细细品尝后,道:“小子不懂茶,不过这茶喝起来确实不一般,茶气清香,流之唇齿。回味甘甜。至于其他,小子确是品不出来了。”

    “哈哈,公子谦虚了。这临山黄茶确实比一般的茶清香许多。至于其他,不过他人附庸风雅牵强附会罢了。”

    几句聊下来,双方熟络很多。苏云青也知道李老丈是位大夫,以前一直在西京开医馆。后来因故得罪了当地权贵,又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便索性举家搬回老家祖宅了,算是落叶归根了。

    李老丈也知道了苏云青家里只有寡母幼妹,即使如今家业也是苏云青几年前机缘巧合侥幸得来。不禁夸奖道:“苏公子人中龙凤,年纪轻轻便能顶门立户,撑起家业,照顾家小。如今又读书习武,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啊。”

    “老丈过誉了,小子不过勉力而为罢了。”

    看着天色已晚,苏云青告辞道:“老丈,那小子就先告辞了。改日再来登门。”

    李老丈挽留了几句,见苏云青坚持,终于还是道:“好,老夫和苏公子一见如故,日后还要多多走动。”

    “一定!”

    拱了拱手告辞,苏云青转身大步离去。

    三天后,苏云青陪同先生杜之文一同参加县试。

    苏云青不打算考举人进士做官,但不妨碍他参加考试。毕竟取得功名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杜之文临场有些紧张,苏云青倒是放松,所谓无欲则刚,他本来对考中并没有什么执念,自然也牵动不了他的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