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明末浮沉 > 第四章、想法

第四章、想法

    再说九江镖局这儿。

    李忠将两位班头送到大门以外,从袖口中掏出一块银子,约么得有二三两重,拉着张班头的衣袖轻轻的塞到他的手里:“两位头辛苦了,一点小钱拿着喝口茶。”

    “如此我们就不客气了,刚才有什么说话到不到的还请管家跟你们少东家解释一二”张头儿掂量着手里的银子,语气客气了不少。

    “哪里哪里,敢问张头儿,这次县令请宴真的是为了防贼事宜吗?都召了那些人?”李忠低声问道。

    “这倒是不假,前几天捕到一个贼人,白水王二的手下,交代说王二让他们探查咱县的情况。大老爷这才要召集县里所有的大户一起商议。你们也不用担心,无非就是出些钱粮罢了。大老爷才来了咱们县一年多,他也不敢弄的太过分”。

    “是是是,那我们就放心了,多谢两位头儿了”李忠连连作揖。

    “行,既然通知到了,那我们就走了还得通知下一家,让你们家东家准时参加就行了”说完两个班头。

    送走两个班头李忠快步的返回主屋,这时李元已经在厅堂之中坐定,悠闲的喝着茶。

    “少爷,问清楚了,说是捕了白水王二手下贼人,他们要攻打同官,县令才着急和大户们商议,应该是又要摊派钱粮了”李忠站在跟前说道。

    “嗯,咱家现在还剩下多少银两?都有多少人在家?”

    李忠心中默算了一下:“除掉到年底这几个月大家的月钱还有日常用度的开销以外,剩下的现银有七千三百两左右,城中几个店铺每个月还能进五六百两银子,人手方面老爷带走五十来人,赵镖头去河南带走了二十来人,现在家里就剩下陈镖头、谢镖头和二十几个趟子手护家。”

    李元沉吟片刻:“这样,手里的活钱留下两千两应急,剩下的所有银子都拿出来收购粮食,趁着现在刚刚秋收,粮价还便宜能收多少是多少,让陈镖头和谢镖头两人再招些人手,补足一百趟子手,集中起来训练着以备不时之需。”

    “少爷,咱们用不了这么多人啊,招上来就光是浪费钱粮了”李忠疑惑道。

    “先招起来吧,总能用到的,这白水王二手底下几千人马,真要攻击县城官兵未必挡得住,咱们家这些趟子手估计要被征召上城,到时候不能没有看家的。多招点人没坏处。”李元说道。

    “可是招这么多人会不会引起官府猜忌啊,少爷您要三思啊!”李忠提醒道。

    是啊,这倒是个问题,就李家镖局这百十个镖师都是每年给县衙和地方卫所上供大笔钱财才得来的名额,现在要是再增加人手那官府势必会过问,到时候真要追究起来是个不小的麻烦。

    “是要想个办法了。”李元端起茶杯拿着碗盖轻轻抹着。

    “少爷,办法倒不是没有,就是不太好操作,花费也太大了咱家估计承受不起”李忠犹豫一下开口。

    “说来听听!”

    “按着老辈传下来的规矩,每当遇到大事灾荒、战乱,乡民为了生存可以组织乡勇自保守卫乡里,只需要向当地官府报备同意即可,但是招募乡勇所需要的钱粮装备官家是不管的需要乡里自筹,所以要招人不难只要官府同意就行,就是养兵太费银子承受不起啊!”李忠解释道。

    李元思索半天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如果能做成不禁可以保护住家人还可以扩大自家在同官乃至耀州的影响力,不由的下定决心:“这样忠叔,你去库房里选上几匹绸缎再准备些银子我晚上赴宴用,陈镖头、谢镖头那你让他们先把咱自己人召集起来,其他的准备,等我的消息再行动。”

    “是少爷!”李忠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李元也起身向后院走去。

    后院李母正在花园里鼓捣花草,看见儿子回来微微一愣,将手中的工具放下,接过丫鬟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手:“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学堂先生有事了?”

    “哦没有,刚才官府来人了,我和先生告假了”李元端了杯水递给母亲。

    “官府来人作甚?”

    “是这么回事……”李元将刚才的事情讲了一遍。

    “唉这世道啊,听说周边的几个县都遭了灾,没想到这么快就到咱们这了”李母感叹一声。

    “是啊娘,世道不太平估计咱们镖局以后的日子也不好做,所以孩儿想增加些人手,刚才和李忠也商议了一下,听说如果要增加人手需要县衙同意,不知道娘您的意见。”李元问道。

    李母和善的看着儿子笑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不管这些事情,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就是娘最大的心愿,你也长大了,你爹不在的时候家里的事情你做主就行了,娘永远支持你。”

    “谢谢娘,放心吧我肯定不会乱来,不过要县太爷同意组建想用得用些重礼才行,我就想着密库里的玉马应该合适。”李元小心的说道。

    李母没有犹豫,起身从屋内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上边的盖子,从中取出一串钥匙递给李元:“给你钥匙,去拿吧!”

    “谢谢娘”

    李家密库建在地下,后院小花园的假山上有一个小山洞,把山洞底部的石板推开一条幽深的地道显现出来,顺着台阶走下去一道铁门紧锁着,打开铁门走进去就是密库,密库长宽各有一二十丈,分成了几间屋子,每间屋子的底部都是夯实后用石灰铺地防潮,四周用青砖砌墙,顶部留有通风口直通上方假山。

    之前跟着自己老爹李元也来过密库两次,但是都是走马观花的看一眼,拿了需要的东西就出来了,李九江根本没有让李元仔细看过。

    现在有机会了,李元进入密库将油灯都先点起来,入眼便是看到一排一排的架子,上边放着好多个箱子,看样子自己老爹这些年攒下了不少好东西啊,拽出一个箱子打开看到里边码放的整整齐齐的银锭,这一箱子怕是有两三千两,这样的箱子在架子上摆着十几个。

    进入其中一个隔间,里边架子上摆着各种古董玩器,其中就有李元说的玉马,玉马垫着红布被摆在桌案之上,这玉马一共四对,是十几年前李九江押镖到西域,从和田地区带回了大块的籽玉,请工匠雕刻出来这八匹玉马,还有一些小首饰,这八匹玉马作为重要宝物收入密库之中。

    李元用锦盒装了一匹玉马夹在腋下,又转到另一个仓室,这里边的情景让李元着实的大吃了一惊,这间仓室里摆着几个衣帽架子,上边整整齐齐的挂着十套盔甲,而且这些盔甲还不时现在那些官兵穿戴的布甲、棉甲,是实实在在的扎甲,兜鍪、胸甲、顿项、肩吞、臂鞲、掩膊、腹吞、袍肚、裙甲一应俱全。

    盔甲架旁边便是兵器架,里边长短兵器,弓矢箭弩一样不少,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还摆放着一根长枪和一张硬弓,此枪枪长一丈一,枪头如蛇形,顶尖而锋利,两侧薄刀,整个枪头长一尺余,名唤九曲枪。

    看的李元都有些傻眼,这老爹是要干啥啊,要知道这时候私藏甲胄和弓弩可是抄家灭族的重罪,想当年汉朝周亚夫那么大的功劳,只因为私造五百副甲胄陪葬就被抄家灭族了,现在自己家里藏着十副盔甲这就有点大条了。

    想不明白索性现在就不想了等老爹回来了问问清楚就是了,将锦盒揣在怀中出了密库锁好门,走到地面,再将封住通道的石板归位,整理一下身上的衣服这才走出了假山。

    之后便没有其他事情了,吃完午饭,督促着李林在演武场练习了一个多时辰武艺才放他离开。

    时间待到下午申时初刻,李元才带着李春和当班护卫岳大川一起出发,大门口已经准备好了马车,李元登车以后李春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放进马车,和岳大川一起坐在后边车帮之上,车夫一声鞭响“驾!”马车缓缓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