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错落经年 > 第一章 道无情却有情兮,君不顾矣

第一章 道无情却有情兮,君不顾矣

    一

    新娘安静地坐在床榻边,伸出纤纤玉手不慌不忙地整了整盖头。

    檀木的门被打开了,冷风蓦然而入,吹得烛光挣扎了几下,才勉强继续亮着。

    扑面而来的酒气让她蹙了蹙柳眉,只觉得身边一沉,视线透过盖头,看着面前一身喜服的男子。

    新郎有一头如瀑的黑发,一身的大红喜服正应了这喜气。五官精致雕琢,只是满脸掩盖不住的厌恶之情。

    他朝旁边挪了挪,远离新娘身边,然后便满不在乎得脱下身上鲜艳的喜服,露出里面的黑衣,那华贵的新郎服装被他随手扔在地上。

    新娘等候多时,见郎君并没有为自己掀起盖头的意思,便自己扯了下来,露出一张倾国的面容。

    新郎瞟了她一眼,但还未触及她的面庞,便又匆匆转向窗外。怎么,感觉有些熟悉呢……

    金色的红裙穿在少女身上,眉眼间有一种淡然的气势,倒是符合了皇子妃的身份。

    她拖着裙角,轻盈地站了起来,鞠了一躬。

    嘴角挂起嘲讽的弧度,少年依旧没有看她一眼,“母后宣你我明天进宫,还得劳烦董小姐陪我演一出戏了。”

    女孩一怔,随即回道:“这是小女子的荣幸。不过,几天前殿下从山贼手里救出小女子的时候,倒是没有如此冷漠呢。”

    “若你不是董将军的养女而是一普通百姓,你我可能成为朋友。”珞言顿了顿,声音瞬间凌冽起来,“我最讨厌攀龙附凤的女子。”

    董颖隐忍着心中晕开的那抹疼痛,“实话说,小女子也不愿意牵扯到这场宫斗之中。”

    珞言的目光终于在她的视线中停留了一秒,许久,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没人的时候,只希望你能视我为陌生人。”

    董颖低低地发出一声低叹,在珞言听起来却是默认。他躺在床榻的最外沿,尽力与她保持着距离,和衣而眠。

    董颖转过身,沉默着注视他,心痛的不能自已。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二

    董颖被窗前婉转的鸟啼惊醒,身边的被褥早已没了温度,他应该是一大早就离开了。

    坐在梳妆镜前,镜子里的人有些憔悴,董颖不施粉黛,也没有用那些繁杂的新年歌发饰,她随手盘了一个鬏,从抽屉里拿出一直只白玉的簪子插上。

    丫鬟抱着叠的整整齐齐的长裙进来,“这是殿下为娘娘准备的。听说这条琉璃裙是找了全国最好的裁缝,殿下亲自给设计的花样呢。”丫鬟没有什么心机,所以说着说着就忘了自己婢女的身份,津津乐道起来,“殿下待您真的是很好呢,京城有那么多女子想嫁给他,可他看都不看别的女子一眼,娘娘您真幸福。”

    “幸福?”董颖垂下眼帘,或许这两个字对她而言太过沉重,对他亦是如此。

    她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从她换上这条长裙开始,她的一片真心都会被他当成演戏,二她真正开始演戏时他却会觉得理所当然。

    正应了那句话:你我相距咫尺,实则海角天涯。

    三

    珞言不得不承认,那条琉璃裙穿在她的身上,的确是十分惊艳。尤其是裙摆上绣着的红樱草花,是点睛之笔,裙摆微摇,那惟妙惟肖的花瓣仿若飘在了周围,隐隐带着一股清香。

    他怔住了。

    董颖倒是不以为意,走上前去挽住珞言的手臂。那一瞬间,她的脸微微红了一下,又瞬间恢复了正常。

    珞言本想条件反射地甩开她,却猛然想起下人还在一边看着,于是,握了握她纤细的手指,仿佛理所应当地吻住她的额头。周围的宫女们都低下头痴痴的笑,董颖险些不受控制哭了出来。

    然而,她像所有会演戏的人一样,眨了眨眼睛,生生把眼泪忍了回去。然后抬起头,对着珞言不带一丝感情的眼睛,明媚地笑开。

    一笑倾城。

    珞言愣了愣,凑到她的耳边,仿佛说着情人间的蜜语,但他说的却只有四个字,“演技不错。”

    对他而言,这只不过是一场戏。

    对她而言,这戏会要了她的命。

    多年以后,珞言穿着龙袍无比悔恨。若当初我知道这场戏的结局,我会把你抱得再紧一点,再紧一点。

    可惜只能回忆,而不能回去。

    四

    宫女在紫檀木的桌子上摆上三杯茶,然后就退下了。董颖刚要屈膝行礼,便被珞言扶起,他了解母后不喜欢这些繁杂的礼节,故此动作,在皇后眼里,却是两人互相体谅的证明。

    “看来言儿对母后找来的皇子妃很满意啊。”皇后微微颔首,轻轻笑道。

    “那是自然。”珞言淡淡得说。

    陛下病重,让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珞言与大儿子珞晨争夺太子之位不是她的本意,可此时珞晨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若他继位,怕是会掀起血雨腥风。

    皇后知道珞言不屑于勾心斗角,她能做的就是找个好儿媳辅助珞言。所以,命董颖嫁给珞言是她的意思,本也无可厚非,只可惜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

    “听闻颖儿精通舞技,舞绫更是出神入化啊。”皇后把目光转向董颖,拉起了家常。

    “娘娘言重了,董颖只是对舞绫略知一二。”

    皇后笑道,“珞言倒是随了我,懂些音律呢。不如让言儿弹一曲十面埋伏,颖儿你来舞绫吧。”

    宫女从大殿的角落里抬来一架琴,置在旁边,珞言步步生风地走过去,熟练地盘腿坐下,试了试音。

    董颖深吸一口气,平静了心绪。

    红菱抖开,音律变换,仿佛连绵不绝的波浪,随着琴音起伏。音调陡然升高,董颖把红菱往空中一抛,旋转一圈后稳稳地接住,令人叹为观止。

    珞言有些迷惑,几年前,他好像亦曾谈弹过一曲十面埋伏,亦曾看过一个女子舞绫。

    那是谁呢?

    五

    珞言做了一个梦,梦里他不停地呼唤着一个女子,可当那红裙墨发的女子转过身,他看见的却是董颖的脸。

    苏醒后,他不经转身,注视着身边仍然熟睡着的人儿清秀的面孔,睡梦中的董颖仿若纯真的婴孩,露出淡淡的笑容。

    他忽然想起来了,那是小时候,皇宫发生了一场内乱,为保证他的安全,皇后把他送出了宫。他和保护他的人走散了,只能在街上祈祷。那时,他遇见了一个女孩温琰,心地善良的把她接回家里,于是他就在温琰的家中住了一段日子。直到内乱结束,他被接回皇宫,才与她分开。没想到那一别,竟已是十年。

    记忆中的面孔和董颖重叠在一起,他的目光呆住了:这一直与自己演戏的女子,便是令他魂牵梦绕的琰儿?

    他记得,回宫之前,他把自己的玉佩送给的琰儿。

    心下想着,轻轻掀开被子,珞言瞬间愣住了。

    那被她日日贴身藏着的,不就是那玉佩么?

    珞言有些激动,他险些推醒董颖,问明她的身份。思索一下,不得太唐突,还是等她醒来再问吧。

    珞言如坐针毡好一阵子,董颖才悠悠转醒。他扶住她的肩,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手不要抖得太厉害。

    “被董将军收养之前,你的原名可是叫温琰?”

    温琰愣住了,她本以为他忘记了。

    那一刻她想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可是她想起珞晨的神情,她生生的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满不在乎的说:“回殿下,董颖没有原名,一直叫董颖。”

    珞言不可置信地看着她,仿佛要一眼望进她的心里。

    “不可能,若你不是琰儿,你怎会有这玉佩?”

    糟了!竟然忘了那玉佩。温琰一时有些慌张,解下那玉佩,沉吟片刻,“这玉佩是我捡来的。”

    “你忘记十年前的事情了吗?我是言啊!”

    “抱歉殿下,董颖不认识什么言。”

    “你……”珞言又看了她一会儿,末了,低下头,然后转身离去。

    他没看到那一瞬间,她的泪。